让揖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揖让。 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学规仪注》: “左拱手让揖, 左同答;右拱手让揖, 右同答。”
- 让 (讓)ràng ㄖㄤˋ1)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
- 揖 yī ㄧˉ1)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让(宾主相见的礼节)。~...
- 让木 楠树的别称。 ▶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楠树直竦, 枝叶不相妨, 蜀 人谓之让木。” ▶ 明 陆深 《蜀都杂抄》: “楠木材巨而良, 其枝叶亦森秀可玩, 成都 人家庭院多植之。 有成行列者, 其枝叶若相回避然, 谓之‘让木’。”
- 让挹 谦退;谦让。 ▶ 《旧唐书‧郭子仪传》: “而屡拜封章, 恳怀让挹, 守淳素之道, 语政理之源, 无待礼成, 曲从德让。”
- 让权 把权力让给别人。 ▶ 梁启超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故防弊者, 始于争权, 终于让权。 何谓让权?天下有事, 上之天子, 天子曰议以闻, 是让权于部院。”
- 让抗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故得将士欢心”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 抗 与 羊祜 推 侨 札 之好, 抗 尝遗 祜 酒, 祜 饮之不疑, 抗 有疾, 祜 馈之药, 抗 亦推心服之。”后以“让抗”谓交友不逊于 陆抗 、 羊祜 。 ▶ 唐 韩愈 《答张彻》诗: “结友子让 抗 , 请师我惭 丁 。”
- 让果 形容兄弟之间谦让、友爱。 ▶ 《晋书‧孝友传序》: “推肥代瘦, 徇急难之情;让果同衾, 尽欢愉之致。” ▶ 唐 钱起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诗: “兄弟相欢初让果, 乡人争贺旧登龙。”参见“ 让枣推梨 ”。
- 让手 让步。 ▶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 “那个抓 郝达三 领口的少年插嘴说道: ‘这样说吗, 有让手没有?’” 沙汀 《减租》: “全部五分之一都是 赵大爷 管业, 他招了十五六家佃户, 租子比一般取得重。 但他有个让手, 佃户每年都可以酌量拖欠一点, 不必一定缴足。”
- 让枣推梨 ràng zǎo tuī lí 【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出处】《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拼音码】rztl【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 让德 1. 逊让于有德之人。 语本《书‧舜典》: “ 舜 让于德, 弗嗣。” ▶ 蔡沈 集传: “让于有德之人也。” ▶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白环表让德之符, 玄圭告成功之瑞。” ▶ 倪璠 注引《帝王世纪》: “ 西王母 慕 舜 之德, 来献白环。” 2. 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 ▶ 《礼记‧祭义》: “天子有善, 让德于天;诸侯有善, 归诸天子。” 3. 谦让的品德。 ▶ 《魏书‧崔光韶传》: “属逢 唐 朝, 耻无让德。” ▶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 “且各曹长被举之人, 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 夔龙 之美事, 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 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 让梨 相传 汉 孔融 四岁时, 每与诸兄共食梨, 辄取其小者。 大人问其故, 答曰: “我小儿, 法当取小者。”事见 晋 张隐 《文士传‧孔融》、《后汉书‧孔融传》“ 融 幼有异才” 李贤 注引《孔融家传》。 后因以“让梨”作为兄弟友爱谦让的典故。 ▶ 宋 王应麟 《三字经》: “ 融 四岁, 能让梨。”
- 让开 ràngkāi[place] 让出进入或穿过的径道嘴里喊着“让开!让开”来为他们的主人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