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让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让再让三”。
- 让 (讓)ràng ㄖㄤˋ1)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
- 三让 1. 古相见礼。 主人三揖, 宾客三让。 ...
- 再 zài ㄗㄞˋ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
- 让再让三 谓几次三番地推让。
- 三让 1. 古相见礼。 主人三揖, 宾客三让。 ▶ 《仪礼‧士冠礼》: “三揖至于阶, 三让。” ▶ 《礼记‧礼器》: “三辞三让而至。” 2. 指 周 泰伯 让位于 季历 事, 后人称为盛德。 ▶ 《论语‧泰伯》: “ 泰伯 ,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 民无得而称焉。” ▶ 邢昺 疏引 郑玄 注云: “ 泰伯 , 周太王 之长子, 次子 仲雍 , 次子 季历 。 ▶ 太王 见 季历 贤, 又生 文王 , 有圣人表, 故欲立之。 而未有命。 ▶ 太王 疾, 太伯 因适 吴 采药, 太王 殁而不返。 ▶ 季历 为丧主, 一让也; 季历 赴之, 不来奔丧, 二让也;免丧之后, 遂断发文身, 三让也。” ▶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 “ 太伯 建 邠 , 孔子 称为三让。” ▶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 “盛德弘三让, 雄图枕九围。” ▶ 余疚侬 《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冒雨登慧山》诗: “ 句吴 始启宇, 三让来就封。” 3. 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 ▶ 《史记‧高祖本纪》: “ 汉王 三让, 不得已, 曰: ‘诸君必以为便, 便国家。 ’申午, 乃即皇帝之位 汜水 之阳。” ▶ 《后汉书‧和帝纪》: “故太尉 邓彪 , 元功之族, 三让弥高, 海内归仁, 为群贤首。”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 曹公 称为表不止三让, 又勿得浮华。” ▶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 “每代革易之际, 以禅让为篡夺者, 必有九锡文、三让表、禅位诏册, 陈陈相因, 遂成一定格式。” 4. 再三责数其过失。 5. 谓以三种方式资助。 ▶ 《逸周书‧酆谋》: “三让: 一近市, 二贱粥, 三施资。” ▶ 孔晁 注: “以财让也。 近来民市, 旅资以思也。” ▶ 卢文弨 雠校: “﹝旅资以思﹞, 疑当作‘施资以惠’也。”
- 三揖三让 古代迎宾之礼。 ▶ 《周礼‧秋官‧司仪》: “宾三揖三让, 登, 再拜授币。” ▶ 郑玄 注: “三揖者, 相去九十步揖之使前也。 至而三让, 让入门也。” ▶ 《仪礼‧乡饮酒》: “主人与宾三揖, 至于阶三让。” ▶ 郑玄 注: “三揖者, 将进揖, 当陈揖, 当碑揖。” ▶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 “二十世纪, 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 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 迓轮俟门, 三揖三让, 以行亲迎之大典。”
- 让与 谓将自己的财物或权利移转于他人。 ▶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夫赏赐让与者, 人之所好也, 君自行之。” ▶ 《清史稿‧食货志五》: “ 河南 豫丰公司以其专办 怀庆 左右 黄河 以北各矿之权, 山西 商务局以其专办 盂平 、 泽 、 潞 、 平阳 煤铁各矿之权, 同时让与办理。” ▶ 李大钊 《国际资本主义下的中国》: “非经四国银行团的联合行动, 不得承认借款于 中国 , 或从 中国 承受何种让与。”
- 让 (讓)ràng ㄖㄤˋ1)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请:~茶。3)许,使:不~他来。4)任凭:~他闹去。5)被:~雨淋了。6)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7)闪避:~开。当仁不~。8)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古同“攘”,侵夺。·参考词汇:allow give away give up let make yield ·参考词汇:争让先 揖让 忍让 退让 拱让 让开 让路 谦让未遑 礼让 让逸竞劳 容让 让价,让价儿 廉泉让水 让座 让利 相让 辞让 寸步不让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推梨让枣 宽让 让位 尽让 行者让路 转让 泰山不让土壤 避让贤路 让道 躲让 桃羞杏让 推让 让再让三 移让 禅让 当仁不让 温良恭俭让 租让 让贤 割让 互让 推贤让能 让枣推梨 出让 让三让再 寸土不让 杯羹之让 避让 温良忍让 谦让 让步
- 让书 指有谴责之言的书信。 ▶ 《史记‧匈奴列传》: “皇帝让书再至。” ▶ 《汉书‧匈奴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 “让书, 有责让之言也。”
- 讨骂 犹言自找挨骂。 ▶ 《笔生花》第二回: “呀, 姑娘好端端啼哭做甚?恐被人看见, 又要讨骂。” ▶ 《笔生花》第七回: “ 采芹 道: ‘方才因见公子吃得沉醉, 若插嘴时又好讨骂了。 ’”
- 让事 1. 谓谦让不肯为盟会之主。 ▶ 《左传‧桓公二年》: “特相会, 往来称地, 让事也。” ▶ 杨伯峻 注: “相会必有主人, 单独二人相会, 则莫肯为主, 两人相让, 故云让事。” 2. 推辞职掌之事。 ▶ 《管子‧大匡》: “持宗庙社稷者, 不让事, 不广闲。”
- 讨饶头 方言。 物已买就之后, 要求增益少许。 ▶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食部》: “今 苏 俗买物请益, 谓之讨饶头。” ▶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有馀》: “月子湾湾照九州, 太白金星做个讨饶头。 变星铜钱银子, 落满吾哩 江南省 。”
- 让价 在讨价还价中卖方同意降低原先提出的价格。
- 讨饶 tǎo ráo求饶。
- 让价,让价儿 ràngjià,ràngjiàr[(of the seller) agree to lower the quoted price] 交易中卖方同意降低价格
- 讨饭胚 詈词。 要饭的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