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打听信息。
▶ 明 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 “我做媒婆甚艰辛, 寻趁;有个新郎要求亲, 最紧;咱们只得便忙奔, 讨信。”
▶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你下次若来讨信, 不要早了, 约莫申牌时分, 有客没客, 老身把个实信与你。”
▶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话说 沈大脚 问定了 王太太 的话, 回家向丈夫说了。 次日, 归姑爷 来讨信。”
- 讨 (討)tǎo ㄊㄠˇ1)查究,处治:检~。2)征伐,发动攻击:~伐。声...
- 信 xìn ㄒㄧㄣˋ1)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 通风讨信 又作:通风报信。
- 讨债 tǎo zhài索取借给人的钱财:上门~。
- 讨保 找人作保。 ▶ 明 边大绶 《虎口馀生记》: “阖邑父老讨保, 长兄始得来一见。” ▶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 珍哥 , 武城县 监禁; 晁源 , 讨保纳赎。” ▶ 王汶石 《土屋里的生活》三: “这该叫我怎说呢!莫非要我讨保具结不成?”
- 讨债块 方言。 即讨债鬼。 ▶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无冤不成夫妇无债不成父子》: “父负子, 人谓其子讨债块;子负父, 人谓其子还债货。”参见“ 讨债鬼 ”。
- 讨俏 tǎo qiào(艺术表演、做事)使人觉得俏皮。
- 讨债鬼 佛教以为“子以三因缘生: 一者, 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 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 怨家来作子”。 凡是子生百日、千日便死, 便是怨家来讨前生未了之债。 见《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俗因称夭殇的儿女为“讨债鬼”。 亦用于咒骂劣子或图财沾利的无赖之徒。 ▶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 “大爷道: ‘六哥, 你就是个讨债鬼, 缠死了人!’”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所以越空越大, 慢慢的闹得那水鸥小榭的门口, 除了往来的冠盖之外, 又多添了一班讨债鬼。” ▶ 王西彦 《黄昏》: “‘你孽障!’她几乎要捶击他了, ‘你不死的孽障!你不死的讨债鬼!’”
- 讨便宜 tǎopián yi存心占便宜。
- 讨僭 谓非礼僭越。 ▶ 《歧路灯》第十四回: “ 侯冠玉 道: ‘序齿该 张老先生 坐, 序爵该 娄老先生 坐, 晚生岂敢讨僭?’”
- 讨伐 tǎofá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
- 讨价还价 tǎo jià huán jià 【解释】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示例】领导分给他任务时,他从不~。【拼音码】tjhj【灯谜面】乡下人卖菜谈判桌上的交易【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horse-tradin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