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弹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ītán
[denounce;reprimand;reprove] 指责缺点和错误
仆尝好人讥弹其文。――曹植《与杨德祖书》
- 讥 (譏)jī ㄐㄧˉ1)讽刺,挖苦:~讽。~评。~笑。~诮。冷~热嘲。2...
- 弹 (彈)dàn ㄉㄢˋ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
- 讥忿 讥讽怨怒。 ▶ 《新唐书‧刘禹锡传》: “ 禹锡 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 语讥忿, 当路者不喜, 出为 播州 刺史。”
- 讥弄 讥笑嘲弄。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 “宦途之士, 自进士而历清贵, 有八俊者……言此八者, 尤为俊捷, 直登宰相, 不要历馀官也。 同寮迁拜, 或以此更相讥弄。”
- 讥思 讥刺的意思。 ▶ 唐 罗隐 《言》诗: “须信祸胎生利口, 莫将讥思逞悬河。 猩猩鹦鹉无端解, 长向人间被网罗。”
- 讥平 见“ 讥评 ”。
- 讥恶 1. 谓讥责丑恶的事物。 ▶ 汉 张衡 《陈事疏》: “褒美讥恶, 有心皆同。” 2. 喜好讥刺的恶行。 ▶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二‧彦琮》: “诚心爱法, 志愿益人, 不惮久时, 其备一也。 将践觉场, 先牢戒足, 不染讥恶, 其备二也。”
- 讥察 1. 稽察盘查。 ▶ 《旧唐书‧职官志二》: “善状之外, 有二十七最……其二十四曰讥察有方, 行旅无壅, 为关津之最。” ▶ 明 归有光 《马政志》: “迩因边吏讥察不严, 以致私贩出境, 为夷人所贱。” ▶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二章: “孕妇交游之人, 女傅皆当讥察。” 2. 督察。 ▶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 “今得心安舒而身逸豫, 坐探圣人之道, 又无人讥察而责望之, 何乐如是!” ▶ 《金史‧百官志三》: “镇抚人民, 讥察边防军旅之事。” ▶ 《明史‧刘宗周传》: “厂卫司讥察, 而告讦之风炽。”
- 讥戏 讥讽戏谑。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 方干 貌陋唇缺, 味嗜鱼鮓, 性多讥戏。” ▶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韩退之》: “又为《毛颖传》, 讥戏不近人情。 此文章之甚纰缪者。”
- 讥嫌 讥议嫌恶。 ▶ 《后汉书‧马严传》: “ 明德皇后 既立, 严 乃闭门自守, 犹复虑致讥嫌, 遂更徙 北地 , 断绝宾客。”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 “及 琮 居重地, 复绾财赋, 薰 不能避讥嫌而乐为半夜客。”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娘子朱门绣户, 妾素无葭莩亲, 虑致讥嫌。”
- 讥噪 讥呵喧闹。 ▶ 《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 “后乃制《外戚诫》献诸朝, 解释讥噪。 于是逐 无忌 、 遂良 , 踵死徙, 宠煽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