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隅反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举一反三。
- 观 (觀)guān ㄍㄨㄢˉ1)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
- 隅反 《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后即以“隅反”指类...
-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 隅反 《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后即以“隅反”指类推, 举一端即知其馀。 ▶ 清 张之洞《读古人文集》: “此类甚多, 可以隅反。” ▶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炙輠录》之说、歌、行、引, 或得其理, 推而准之, 可以隅反。”
-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拼音码】jyfs【灯谜面】卅;带头;翻两番【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英文】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 观音 guānyīn见“观世音”
- 观阵 guānzhèn[witness a battle] 不参与而从旁观看战斗、斗殴或游戏等的场面
- 观音兜 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 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 类似佛像中 观音菩萨 所戴的帽子式样, 故称。 ▶ 《红楼梦》第四九回: “﹝ 宝玉 ﹞见 探春 正从 秋爽斋 出来, 围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带着观音兜。” ▶ 《花月痕》第四八回: “ 采秋 内衣软甲, 外戴顶观音兜, 穿件竹叶对襟道袍, 手执如意。”
- 观阙 1. 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 ▶ 《汉书‧王尊传》: “夫人臣而伤害阴阳, 死诛之罪也;靖言庸违, 放殛之刑也。 审如御史章, 尊 乃当伏观阙之诛, 放于无人之域, 不得苟免。” ▶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 “王都观阙双巍巍, 腾蹋众骏事鞍鞿。” 2. 代称宫殿。 ▶ 唐 李竦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 “日行临观阙, 帝锡洽圭璋。”参见“ 两观 ”。 3. 指庙宇。 ▶ 元 张翥《壶洲为上清张道士题》诗: “ 锦水 西头观阙青, 仙家原不隔沧溟。”
- 观音土 guānyīntǔ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 观阁 楼阁。 ▶ 《后汉书‧刘盆子传》: “ 盆子 惶恐, 日夜啼泣, 独与中黄门共卧起, 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 ▶ 《水经注‧谷水》引 晋 孙盛 《魏春秋》: “ 景初 元年, 明帝 愈崇宫殿, 雕饰观阁。” ▶ 宋 陈师道 《虞美人‧席上赠王提刑》词: “城南观阁连云起, 形像丹青里, 使君笳鼓渡江来, 尽带 江 南春色, 放春回。”
- 观采 见“ 观采 ”。
- 观音手 一种小贝壳。 旧时 浙江 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 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 认为可以避邪。 ▶ 鲁迅 《呐喊‧故乡》: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 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
- 观釁伺隙 察看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