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路神。
▶ 《仪礼‧聘礼》“释币于行” 汉 郑玄 注: “行者之先, 其古人之名未闻……今时民春秋祭祀有行神。”
▶ 胡培翬 正义: “谓古有始教行之人, 后遂祀为道路之神, 其名未闻也。”
▶ 《汉书‧临江闵王刘荣传》“ 荣 行, 祖于 江陵 北门” 唐 颜师古 注: “祖者, 送行之祭, 因飨饮也。 昔 黄帝 之子 累祖 好远游而死于道, 故后人以为行神也。”
▶ 《礼记‧月令》“其祀行” 清 孙希旦 集解: “行谓宫内道路之神也……行神所主不同: 《月令》‘冬祀行’, 《聘礼》‘释币于行’, 此宫中之行神也;《聘礼》记云: ‘出祖释軷’, 軷, 祭行神, 此国外之行神也。 行神皆主道路, 但所主不同耳。”
▶ 《管子‧山权数》“行者, 道民之利害也” 郭沫若 等集校: “行, 指掌祭行神者言。”
2. 运用神思。
▶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 “行神如空, 行气如虹。”
- 行 xíng ㄒㄧㄥˊ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
- 神 shén ㄕㄣˊ1)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 行祠 1. 临时的祠堂。 ▶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 “ 元佑 六年秋旱甚, 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 苏轼 迎致其骨于 西湖 之行祠, 与吏民祷焉。” 2. 即旅榇。 指未入祖茔临时寄放在外的灵柩。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摺: “相国行祠, 寄居 萧寺 。 因丧事、幼女孤儿, 将欲从军死。”
- 行礼 xíng lǐ①致敬礼,如鞠躬、举手等。②〈方〉送礼。
- 行禅 佛教语。 谓打坐静修。 ▶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 “有问师之心要。 曰: ‘师行禅演法, 垂三十年;度白黑众, 殆百千万亿。 应病授药, 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 唐 方干 《题龟山穆上人院》诗: “床上水云随坐夏, 林西山月伴行禅。”
- 行碓 装在车上的舂米器具。 ▶ 晋 陆翽 《邺中记》: “﹝ 石虎 ﹞又有舂车木人, 及作行碓于车上, 车动则木人踏碓舂, 行十里, 成米一斛。”
- 行禽 能行走的兽类。 比喻行为卑污的人。 禽, 兽类的总称。 ▶ 《管子‧立政》: “道涂无行禽, 疏远无蔽狱, 孤寡无隐治。” ▶ 尹知章 注: “无禽兽之行。” ▶ 郭沫若 等集校引 黄震 云: “‘道涂无行禽’, 指人言之, 谓其为能行之禽尔。”一说指路上的囚徒。 禽, 犹囚。 参阅 清 俞樾 《诸子平议‧管子一》。
- 行短才高 行短才高 基本解释:行短:行为卑鄙。才能虽高但行为卑劣。
- 行私 怀着私心行事。 ▶ 《管子‧君臣下》: “为人君者, 倍道弃法, 而好行私, 谓之乱。” ▶ 《吕氏春秋‧贵公》: “ 桓公 行公去私恶, 用 管子 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 用 竖刁 而虫出于户。” ▶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 “彼清流相标榜者, 皆罔上行私者耳。” ▶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 “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 正人君子的徽号, 温良敦厚的假脸, 流言公论的武器, 吞吐曲折的文字, 行私利己, 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 行短才乔 行短才乔 基本解释:行短:行为卑鄙;乔:高。才能虽高但行为卑劣。
- 行秘 见“ 行秘书 ”。
- 行短 行为卑鄙。 ▶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摺: “您行短, 俺见长, 姓 刘 的家私着姓 刘 的当。 女儿也不索便怨爹娘!” ▶ 《水浒传》第六回: “本待把你众人杀了, 显得我 梁山泊 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