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爪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古代用虎爪书写在木板上的委任状。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官爵‧虎爪板》: “ 宋 王微 与 江湛 书云: ‘所以绵络累纸, 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古者召、奏用虎爪书。
▶ 晋 宋 之代, 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属, 以板召之, 谓之板官。”
- 虎爪 1. 虎之爪;虎爪形。 &nb...
- 板 1)(⑥闆)bǎn ㄅㄢˇ2)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
- 虎爪 1. 虎之爪;虎爪形。 ▶ 《后汉书‧舆服志下》: “佩刀……小黄门雌黄室, 中黄门朱室, 童子皆虎爪文。” 2. 虎爪书。 书体的一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召、奏用虎爪, 为不可学, 以防诈伪。” ▶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 “垂露偃波取淆列, : 鹄头虎爪仿走飞。”参见“ 虎爪书 ”。
- 虎牙 hǔyá俗称突出的犬牙。
- 虎牙桀立 虎牙桀立 基本解释:桀:小木桩。如虎牙之状,像群桩而立。比喻山势险峻。
- 虎牢 古邑名。 ▶ 春秋 时属 郑国 , 旧城在今 河南 荥阳 汜水镇 。 形势险要, 历代为军事重镇。 ▶ 汉 初于此置 成皋县 。 ▶ 《穆天子传》卷五: “有虎在于葭中, 天子将至, 七萃之士曰 高奔戎 请生搏虎, 必全之, 乃生搏虎而献之天子。 天子命为柙, 而畜之 东虢 , 是曰 虎牢 。”按, 唐 讳“虎”, 曾改作“武牢”或“兽牢”, 后复旧称。
- 虎炳 谓文采如虎纹明著。 ▶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 “夫上天之所以垂象, 唐 虞 之所以为称, 大人虎炳, 君子豹蔚, 昌 旦 定圣, 谥于一字, 仲尼 从 周 之郁, 莫非文也。”
- 虎狼 hǔláng比喻凶狠残暴的人:~之辈ㄧ~之心。
- 虎溪三笑 佛门传说。 ▶ 虎溪 在 庐山 东林寺 前, 相传 晋 僧 慧远 居 东林寺 时, 送客不过溪。 一日 陶潜 、道士 陆修静 来访, 与语甚契, 相送时不觉过溪, 虎辄号鸣, 三人大笑而别。 后人于此建 三笑亭 。 世传有“虎溪三笑图”, 盖本此。 ▶ 宋 楼钥 《跋东坡〈三笑图赞〉》谓 远公 卒于 晋 义熙 十二年丙辰, 时年八十三。 ▶ 陆修静 生于 义熙 三年丁未, 卒于 刘宋 元徽 五年丙辰, 去 远公 之亡正一甲子。 ▶ 修静 卒年七十二, 远公 之亡, 修静 才十岁。 ▶ 修静 于 刘宋 元嘉 末始来 庐山 , 距 远公 之亡已三十馀年, 渊明 之亡亦二十馀年, 故三人不可能同在一起, 此殆好事者之妄传, 不可信。
- 虎狼之势 hǔ láng zhī shì 【解释】形容极凶猛的声势。【出处】《淮南子·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拼音码】hlzs
- 虎溪 溪名。 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庐山 东林寺 前。 相传 晋 慧远法师 居此, 送客不过溪, 过此, 虎辄号鸣, 故名 虎溪 。 ▶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 “霜清 东林 钟, 水白 虎溪 月。” ▶ 唐 王维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诗: “暮持笻竹杖, 相待 虎溪 头。”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 香炉 日照, 秀色氤氲; 芙蓉 缥缈, 虎溪 旧约难寻, 莲社 从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