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蒸日上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解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示例】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机勃勃,~。
【拼音码】zzrs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flourishing
- 蒸蒸 1. 纯一宽厚貌。  ...
- 日 rì ㄖˋ1)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ī...
- 上 shàng ㄕㄤˋ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次序...
- 蒸蒸日盛 见“蒸蒸日上”。
- 蒸蒸日进 见“蒸蒸日上”。
- 暖蒸蒸 谓温热之气蒸腾。 ▶ 郭沫若 《塔‧叶罗提之墓》: “他们都在战栗, 在感着热的交流, 在暖蒸蒸地发些微汗。”
- 日上三竿 rì shàng sān gān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示例】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拼音码】rssg【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英文】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it's late in the morning
- 日高日上 rìgāo-rìshàng[grow every day] 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 白日上升 犹言白日升天。 ▶ 唐 贾岛 《赠丘先生》诗: “常言吃药全胜饭, 华岳 松边采茯神。 不遣髭须一茎白, 拟为白日上升人。”参见“ 白日升天 ”。
- 蒸腾作用 [transpiration]植物中的水分散失过程,主要通过叶片气孔。黑暗、植物体内水分缺失及温度的极端变化,均可使气孔关闭,蒸腾减弱;光照、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则能促使气孔张开,增加蒸腾。蒸腾的确切意义尚有争议。蒸腾作用可提供使水在植物体内上升的能量,又能帮助植物在阳光直接照射下散热(通过水的蒸发),但有人对此提出置疑。既然气孔的张合是气体交换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蒸腾作用就仅仅是伴随气孔真正功能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 蒸薪 1. 木柴。 ▶ 唐 顾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持斧>诗序》: “《持斧》, 启戎士也。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2. 烧柴火。 ▶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 “老农嘈嘈亦何为, 归来蒸薪避行潦。”
- 蒸腾 zhēngténg(气体)上升:热气~。
- 蒸藜 1. 煮野菜。 ▶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灾。” 2. 古传 孔子 弟子 曾参 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 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 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 “妾方待岁, 不止周星。 弄管持觞, 既免蒸梨之过;称《诗》守《礼》, 何来唾井之嫌。”
- 蒸笼 zhēnglóng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 蒸裹 即裹蒸。 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 唐 杜甫 《十月一日》诗: “蒸裹如千室, 燋糖幸一柈。”
- 蒸禋 祭祀。 ▶ 《文选‧陆机<辨亡论>》: “遂扫清宗祊, 蒸禋皇祖。” ▶ 李周翰 注: “蒸禋, 祭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