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愚夫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ǎo mù yú fū
【解释】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示例】我本是~,谈不上什么高雅
【拼音码】cmyf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草木 1.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 愚夫 愚昧的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 愚夫 愚昧的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是以愚夫之所欲, 乃达者之所悲也。”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恐愒愚夫, 诈欺庸品。” ▶ 清 侯方域 《宦官论》: “夫以万镒之璧徇一破瓦, 愚夫不取也。”
- 草木 1.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易‧坤》: “天地变化, 草木蕃。” ▶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闲, 泉甘而土肥, 草木藂茂, 居民鲜少。” ▶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 “故人不得其性则痛, 鸟兽不得其性则瘏, 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 指荒野。 ▶ 《韩非子‧说疑》: “此十二人者, 或伏死于窟穴, 或槁死于草木, 或饥饿于山谷, 或沉溺于水泉。” 3. 比喻卑贱。 多用作自谦之词。 ▶ 唐 陈子昂 《谏刑书》: “臣草木微品, 天恩降休, 伏刻肌骨, 不敢忘舍。” ▶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徒倾草木之心, 莫报乾坤之施。”
- 草木灰 cǎomùhuī草、木、树叶等燃烧后的灰,含钾很多,是一种常用的肥料。
- 愚夫愚妇 蒙昧无知之人。旧指小民百姓。
- 愚夫蠢妇 见“愚夫愚妇”。
- 人非草木 见“人非木石”。
- 草木俱朽 cǎo mù jù xiǔ 【解释】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拼音码】cmjx
- 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拼音码】cmjb【灯谜面】苻坚望见八公山绿林军【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英文】every bush and tree looks like an enemy--a state of extreme nervousness, as if surrounded by enemies
- 草木知威 cǎo mù zhī wēi 【解释】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出处】《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拼音码】cmzw【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形容威势极大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示例】狼狈逃窜的匪徒~,吓得魂不附体。【拼音码】fshb
- 草木同腐 草木同腐 基本解释: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草木荣枯 草木荣枯 基本解释: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草服 1. 草编的衣服。 ▶ 《书‧禹贡》“岛 夷 卉服” 唐 孔颖达 疏: “凡百草一名卉, 知卉服是草服。” ▶ 唐 刘湾 《虹县严孝子墓》诗: “草服蔽枯骨, 垢容戴飞蓬。” 2. 草黄色的冠服。 ▶ 《礼记‧郊特牲》: “野夫黄冠。 黄冠, 草服也。” ▶ 孔颖达 疏: “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 故息田夫而服之也。” 3. 借指农夫。 ▶ 南朝 宋 颜延之 《侍东耕》诗: “草服荐同穗, 黄冠献嘉寿。”
- 草木萧疏 草木萧疏拼音:cǎo mù xiāo shū 注音:ㄘㄠˇ ㄇㄨˋ ㄒㄧㄠ ㄕㄨ 成语解释草木萧疏【拼音】:cǎo mù xiāo shū【解释】: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 草昧 cǎomèi〈书〉未开化;蒙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