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gǒu qiě tōu shēng
【解释】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
【出处】宋·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示例】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先生决不愿~,我也决不愿~的。”
【拼音码】gqts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 苟且 gǒuqiě①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②敷衍了事;马虎:因循~ㄧ他...
- 偷生 tōushēng苟且地活着:~苟安。
- 苟且 gǒuqiě①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②敷衍了事;马虎:因循~ㄧ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③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 忍垢偷生 rěngòu-tōushēng(1)[allow oneself to be insulted to remain alive] 忍受耻辱,苟且活命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垢偷生。――《三国演义》(2)亦作“忍辱偷生”
- 忍辱偷生 rěn rǔ tōu shēng 【解释】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拼音码】rrts
- 因循苟且 yīn xún gǒu qiě 【解释】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出处】宋·吕祖谦《答潘叔度》:“以此等语言自恕,则因循苟且,无一事可为矣!”【拼音码】yxgq【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苟且因循 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 苟从 盲从;无原则地顺从。 ▶ 《汉书‧元帝纪》: “媮合苟从, 未肯极言, 朕甚闵焉。” ▶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 “故言不宿诺, 行不苟从。” ▶ 《明史‧梁储传》: “臣等断不敢阿意苟从, 取他日戮身亡家之祸也。”
- 苟且之心 苟且之心拼音:gǒu qiě zhī xīn 注音:ㄍㄡˇ ㄑㄧㄝ ˇ ㄓㄧ ㄒㄧㄣ 成语解释苟且之心【拼音】:gǒu qiě zhī xīn【解释】: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 苟偷 “苟且偷安”之略语。 ▶ 宋 曾巩 《策问二》: “朕于士民, 惫精刻意以待其善, 而天下靡靡, 便文苟偷而已。” ▶ 宋 陆游 《成都府江渎庙碑》: “上漏旁穿, 风雨入屋, 支倾苴罅, 苟偷岁月。” ▶ 章炳麟 《五无论》: “虽然, 是四制者, 特初级苟偷之法, 足以补苴衅隙而已。”
- 苟免 苟且免于损害。 ▶ 《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 临难毋苟免。” ▶ 孔颖达 疏: “若君父有难, 臣子若苟且免身而不斗, 则陷君父于危亡;故云毋苟免。” ▶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四: “苟免勿私喜, 鬼得而诛之。” ▶ 《明史‧张逵传》: “一不蒙谴, 则交相庆贺, 以苟免为幸。” ▶ 聂绀弩 《关于知识分子》: “不过临难苟免卖友求荣之辈, 往往被故意地做了夸大的宣传, 使有心人像 曹先生 之流摇头浩叹。”
- 苟 gǒu ㄍㄡˇ1)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2)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3)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4)姓。·参考词汇:careless if indifferent negligentgǒu(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grass name]苟,苟草也。――《说文》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媮合苟从 临难苟免 不苟言笑 不苟 行不苟合 苟延残喘 一字不苟 苟简 言笑不苟 临财不苟 临危不苟 临难不苟 苟存 一丝不苟 苟活 侈纵偷苟 蝇营狗苟 苟且 苟安一隅 畏难苟安 狗苟蝇营 苟安 苟且偷安 苟合取容 苟且偷生 偷合苟容 苟同 苟合 苟全性命 不敢苟同 媮合苟容 苟且因循 一笔不苟 营营苟苟 苟全 苟延 一毫不苟 目不苟视 因循苟且 一介不苟
- 苟全 gǒuquán苟且保全(生命):~性命。
- 苞贮 1. 积聚。 ▶ 唐 康骈 《剧谈录‧殷九霞》: “司徒贵任藩服, 所望者, 秉持钧轴, 封建茅土, 唯在保守庸勋, 苞贮仁义, 享福隆厚, 殊不可涯。” 2. 包容, 包涵。 苞, 通“ 包 ”。 ▶ 《旧唐书‧李昭德传论》: “盖由道乏弘持, 器难苞贮, 纯刚是失, 卷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