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gǔ ㄍㄨˇ
1)中医指肚子膨胀的病,有“水臌”、“气臌”两种,通称“臌胀”。亦作“鼓”。
- 臌胀 gǔzhàng同‘鼓胀’②
- 臋 tún ㄊㄨㄣˊ1)古同“臀”。
- 臍 qí ㄑㄧˊ1)见“脐”。
- 臊陁 臊陁拼音:sào tuó 注音:ㄙㄠˋ ㄊㄨㄛˊ 词语解释见“ 臊陀 ”。
- 臎 cuì ㄘㄨㄟˋ1)鸟尾部的肉:“舒雁~,不可食,为气臊可厌耳。”2)尾骶骨:“脚近~者能步,鹅鹜是也。”3)肥。
- 臊陀 梵语鹦鹉的音译。 ▶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 “臊陀, 梵言鹦鹉, 鸟名。” ▶ 《翻译名义集‧畜生》: “臊陀, 或叔迦婆嘻, 此云鹦鹉。”
- 臏 bìn ㄅㄧㄣˋ1)见“膑”。
- 臊膻 指腥膻之气。 ▶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筋体半瘘痹, 肘腋生臊膻。”
- 臐 xūn ㄒㄩㄣˉ1)羊肉羹。2)香。
- 臊腥 1. 臭恶的气味。 ▶ 唐 元稹 《古社》诗: “狐惑意颠倒, 臊腥不复闻。” 2. 借指尘世的丑恶。 ▶ 唐 刘复 《经禁城》诗: “金石非汝寿, 浮生等臊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