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nǎosháo
〈方〉头的后部:后~。也叫脑勺子。
- 脑 (腦)nǎo ㄋㄠˇ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
- 勺 sháo ㄕㄠˊ1)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子。饭~儿。掌~儿...
- 后脑勺 脑袋后面突出的部分。 ▶ 孙犁 《白洋淀纪事‧邢兰》: “正对我后脑勺, 一个鼠洞, 冷森森的风从那里吹着我的脖颈。”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 “ 卢嘉川 转回身来躺在竹榻上, 双手抱住后脑勺, 半天才回答。”
- 后脑勺儿 hòunǎosháor〈方〉脑袋后面突出的部分。也叫后脑勺子。
- 后脑勺子 hòunǎosháozi[the back of the head] 后头部;脑袋后部;枕部
- 脑包 1. 罩住头发的软巾。 古称帻。 2. 方言。 小土山。 ▶ 李宝柱 《战犹酣‧比翼齐飞》: “跨脑包, 越天险。”原注: “坝上草原的人们称小土山为脑包。”
- 脑华 道教称头发为“脑华”。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篇二》: “面者神之庭, 发者脑之华, 心悲则面焦, 脑减则发素。” ▶ 唐 陆龟蒙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 “仙客何时下鹤翎?方瞳如水脑华清。”
- 脑力 nǎolì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
- 脑叶切断术 [lobotomy]切断一个或多个脑叶内神经传导路径的手术。1935年由A.埃加斯·莫尼兹和阿尔梅达利马首创,作为根治严重的精神病的方法,尤其适用那些对休克疗法没有反应的病人。休克疗法确实能减少激动,但常常会造成更严重的冷漠、消极、注意力不集中,并降低情绪回应。约1956年前脑叶切断术曾被广泛使用,直到出现能更有效地使病人安静下来的药物。现在脑叶切断术已被普遍否定,很少施行。
- 脑凿子 即栗暴。 ▶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没有别的, 且把帽子摘下来, 让我打你几个脑凿子再讲!”参见“ 栗爆 ”。
- 脑合 谓小儿头盖骨完合。 ▶ 《韩诗外传》卷一: “期年髑就而后能行, 三年脑合而后能言。” ▶ 《孔子家语‧本命》: “三年腮合而后能言。”按, 腮为“脑”之误。
- 脑出血 脑出血 基本解释:又称“脑溢血”。指脑实质大块出血。最多见于高血压病,因动脉管壁变性或破裂引起。突然起病,有头晕、头痛、呕吐、意识丧失、深度昏迷等症状。
- 脑后 1. 头的后部。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 “﹝有富儿鼻端生疣, 公﹞即于脑后下针寸许, 仍询病者曰: ‘针气已达病处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皂绦拦腰系, 罗巾脑后担。” ▶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卷六: “今庶人所戴头巾, 唐 亦谓之四脚, 二系脑后, 二系颔下。” 2. 泛指后面。 ▶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他快步出门, 跨上马, 将站班的家将们扔在脑后, 不一会便跑出村庄了。” 3. 谓记忆之外。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脑后, 转关儿便是舌头, 许了的话儿都不应口!”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 “老人努力地想把 日本 人放在脑后, 而就眼前的事, 说几句话。” ▶ 郭小川 《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诗: “一个党的工作者, 血当然可以流;人民的利益却不能放在脑后。”
- 脑充血 nǎochōngxuè脑部血管血液增多的病症,发病时有颜面发红、眼花、耳鸣、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