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pēitāi
①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脐带与胎盘相连,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
②泛指事物的萌芽。
- 胚 pēi ㄆㄟˉ1)初期发育的生物体:~芽。~囊。~胎。·参考词汇:em...
- 胎 tāi ㄊㄞˉ1)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儿。~生。~教(ji...
- 胚胎学 胚胎学拼音:pēi tāi xué 注音:ㄆㄟ ㄊㄞ ㄒㄩㄝˊ 词语解释 旧称“发生学”。研究动物(包括人类)个体发育规律的科学。探索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过程。 [embryology]研究胚胎和胎儿的形成和发育的学科。在显微镜尚未广泛应用和19世纪细胞生物学尚未出现之前,胚胎学只是一门以肉眼形态描述和比较形态学为基础的学科。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人们就开始争论胚胎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胚胎预存说”、“同比侏儒说”、“逐渐分化说”等等,莫衷一是。直到1827年贝尔发现哺乳动物的卵,才证明胚胎渐成说的理论。德国解剖学家鲁(Wilhelm Roux, 1850~1924)以首创蛙卵的研究(1885年起)而闻名,成为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 胚种 植物生长发育的种子。 比喻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 “而在个人, 则对之不可蔽于物象, 猥为失望, 致丧厥本能, 此即自觉之机, 亦即天堂天国之胚种也。”
- 胚腪 胚腪拼音:pēi yùn 注音:ㄆㄟ ㄧㄨㄣˋ 词语解释亦作“ 胚浑 ”。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方寸了十字,万化皆胚腪。” 金 元好问 《游承天悬泉》诗:“太初元气未凝结,更欲何处留胚腪。” 元 朱德润 《雪猎赋》:“迷漫六合,飘颻太空,混玄黄而暴白,始胚腪於鸿蒙。”
- 胚盘 pēipán[embryonic disk] 胚泡的内细胞质部分,有胚胎哺乳类的胚胎从那儿发育
- 胚芽 pēiyá①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②比喻刚萌生的事物:矛盾的~。
- 胚珠 植物子房内的小球状物体。 通常包在子房内, 但也有露在子房外者。 花受精后, 渐次发育成种子。 ▶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银杏》: “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生态, 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 胚轴 pēizhóu[plumular axis] 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幼茎和胚根的部分,在子叶的下面和幼根的上面
- 胚混 混沌。 ▶ 《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唐 牛肃 《纪闻‧黄山瑞像》: “ 鲁郡 任城 野 黄山 瑞像, 盖生于石, 状如胚混焉。”参见“ 胚浑 ”。
- 胛 jiǎ ㄐㄧㄚˇ1)〔肩~〕背脊上部跟两胳膊接连的部分。2)〔肩~骨〕肩胛上部左右两块三角形的扁平骨头。肩胛 胛子 肩胛骨
- 胚浑 混沌。 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景象。 ▶ 《文选‧郭璞<江赋>》: “类胚浑之未凝, 象太极之构天。” ▶ 李善 注: “言云气杳冥, 似胚胎浑混, 尚未凝结。” ▶ 唐 白居易 《双石》诗: “结从胚浑始, 得自 洞庭 口。” ▶ 唐 薛渔思 《河东记‧叶静能》: “既坐, 谈胚浑至道, 次三皇五帝, 历代兴亡, 天时人事, 经传子史, 历历如指诸掌焉。” ▶ 宋 王禹偁 《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 “臣闻元气胚浑, 结而为山岳, 幽灵肸蠁, 降而为神祇。” ▶ 宋 范成大 《缄口翁》诗: “愿闻胚浑甚深义, 定自能令一座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