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ǎn zhàn xīn jīng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示例】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拼音码】dzxj
【灯谜面】鸡遇黄鼠狼;踩高跷上高墙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
【英文】horribly frightened
- 胆战 形容非常恐惧或心惊。 ▶ 唐 王起 《辕...
- 心 xīn ㄒㄧㄣˉ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 惊 (驚)jīng ㄐㄧㄥˉ1)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
- 胆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 【解释】惊慌恐惧之极【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示例】向春《煤城怒火》第20章:“刘铁那挥枪飞刀的英雄气概,却使他一直~。”【拼音码】dzxh【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胆战心慌 同“胆战心惊”。
- 胆战心摇 同“胆战心惊”。
- 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拼音码】xjdz【灯谜面】大雪天过独木桥【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英文】prostrate with fear
- 战心 战斗的决心。 ▶ 《尉缭子‧攻权》: “分险者无战心, 挑战者无全气, 斗战者无胜兵。” ▶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下》: “凡有战心者, 必修之以政而兴之以义, 然后能以胜也。”
- 胆战 形容非常恐惧或心惊。 ▶ 唐 王起 《辕门射戟枝赋》: “观之者心惕, 闻之者胆战。” ▶ 后蜀 顾敻 《荷叶杯》词: “记得那时相见, 胆战。 鬓乱四肢柔, 泥人无语不抬头。 羞摩羞, 羞摩羞。” ▶ 《西游记》第十三回: “正疑思之间, 忽然失足, 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 ▶ 三藏 心慌, 从者胆战。” ▶ 曹禺 《原野》第二幕: “你先把这个要脑袋的家夥收起来, 这么搁着, 我看着有点胆战, 说不出话。”
- 心寒胆战 形容十分惊恐。
- 魂飞胆战 同“魂飞魄散”。
- 心惊肉战 见“心惊肉跳”。
- 心惊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 【解释】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示例】这次考试没考好,他整日~,仿佛要有大祸临头似的。【拼音码】xjrt【灯谜面】一锥子扎在身上;肚脐眼安雷管抽搐【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英文】heebie-jeebies
- 心惊胆寒 同“心惊胆战”。
- 心惊胆落 同“心惊胆战”。
- 心惊胆裂 同“心惊胆战”。
- 心惊胆颤 见“心惊胆战”。
- 眼跳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
- 肉跳心惊 ròu tiào xīn jīng 【解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拼音码】rtxj【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 肉颤心惊 同“肉跳心惊”。
- 胆破心惊 dǎnpò-xīnjīng[tremble with fear] 形容非常害怕
- 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解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拼音码】dcxj【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胆怯
- 胆敢 dǎngǎn竟有胆量敢于(做某事):敌人~来侵犯,坚决把它彻底消灭。
- 胆憷 dǎnchù[timorous;scary] 胆怯;畏惧,也作“胆怵”
- 胆智 胆识与智谋。 ▶ 汉 扬雄 《解嘲》: “夫 萧 规 曹 随, 留侯 画策, 陈平 出奇, 功若 泰山 , 响若坻隤, 虽其人之胆智哉, 亦会其时之可为也。” ▶ 金 王若虚 《文辨》: “视他人拘拘窘束, 一步武不敢外者, 胆智甚薄也。” ▶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报恩塔》: “ 报恩塔 成于 永乐 初年, 非 成祖 开国之精神, 开国之物力, 开国之功令, 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刘揆一《黄兴传记》: “﹝ 黄公 ﹞体貌魁伟, 沈默寡言, 富于胆智。”
- 胆慑 恐惧丧气。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外道是日破魔军, 六师 胆慑尽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