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ù ㄉㄨˋ
1)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子。~胁。~皮。牵肠挂~(挂念,不放心)。
2)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儿。
3)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子。手指头~儿。
·参考词汇:
abdomen belly gut stomach tummy
dǔ ㄉㄨˇ
1)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子。羊~儿。烩~丝。
·参考词汇:
abdomen belly gut stomach tummy
dǔ
人和动物的胃 [tripe]。如:猪肚;牛肚;羊肚
另见dù
dù
(1)
(形声。从肉,土声。本义:人或动物的腹部)
(2)
同本义 [belly]。如:肚喃(嘟囔);肚包(系在腹部的布袋);肚肠嫩(喻才疏学浅);肚束涤蔑(勒紧腰带);肚兜(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
(3)
物体突起或中间鼓出的部分 [bulge]。如: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4)
指思维器官 [heart]。如:肚里明白;肚里(心中;胸中);肚里存见(私下认为);肚里打草稿(心里谋划;考虑);肚皮里蛔虫(善于迎合、猜度别人意图的人)
另见dǔ
- 肚兜 1. 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 菱形, 有的有袋, 用以贮物。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像金铸者, 曾经盗去熔使, 惟像首屡销不化。 盗藏之肚兜, 日夜随身。” ▶ 《恨海》第二回: “车夫一面说着, 放下了马鞭子, 把银子放在肚兜里。” ▶ 茅盾 《林家铺子》四: “ 寿生 一面说, 一面撩起衣服, 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 林先生 。”按, 罩在衣外炊事用者, 亦有此名, 沪 语名为“饭单”, 湖湘 间名曰“围裙”。 2. 旧时妇女或小儿用的抹胸。 ▶ 清 吴珠泉 《续板桥杂记‧雅游》: “至于抹胸, 俗称肚兜, 夏纱冬绉, 贮以麝屑, 缘以锦缣。”小儿用者, 今仍常见, 惟一般无袋。 ▶ 湖湘 间名“兜肚”, 睡眠时以免风吹肚脐。
- 肙 yuān ㄩㄢˉ1)小虫。2)空。
- 肚包 系在腹部用以盛钱或什物的布袋。 ▶ 《水浒传》第五回: “ 鲁智深 听了四句偈言, 拜了长老九拜, 背了包裹、腰包、肚包, 藏了书信, 辞了长老并众僧人, 离了 五台山 。”
- 肘足 1. 以肘触肘, 以足蹑足。 比喻暗中示意, 互结其谋。 ▶ 《战国策‧秦策四》: “ 魏桓子 肘 韩康子 , 康子 履 魏桓子 , 蹑其踵。 肘足接于车上, 而 智氏 分矣。” ▶ 鲍彪 注: “肘, 不敢正语, 以肘筑之。” 2. 借喻接近而直追。 ▶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 “今颂 高皇帝 者, 以为似 汉高 , 固为不知类;以为似 汤 , 亦未尽。 予直以为跨辗神 尧 圣 舜 , 而其摧陷廓清之功, 直肘足于 盘古 。”
- 肚喃 谓低声自言自语。 ▶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 晁大舍 肚喃着说道: 你看这两个私窠子么!在家里就像巡栏一般, 巡的恁谨。”
- 肘见 zhǒuxiàn[ragged;tattered] 形容衣服破烂,穷困不堪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庄子·让王》
- 肚囊 肚子。 以其形似囊, 故称。 ▶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摺: “则要你肚囊里揣着状本熟, 不要你将无来作有。” ▶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好一个小黑驴儿……白眼圈儿, 白胸脯儿, 白肚囊儿, 白尾巴梢儿。”
- 肘行膝步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 肚子 dǔ zi用做食品的动物的胃:猪~ㄧ羊~。另见dù·zi。◆ 肚子dù zi①腹①的通称。②物体圆而凸起像肚子的部分:腿~。另见dǔ·zi。
- 肘行 谓以肘前行, 表示畏服。 ▶ 《后汉书‧西域传论》: “自兵威之所肃服, 财赂之所怀诱, 莫不献方奇, 纳爱质, 露顶肘行, 东向而朝天子。” ▶ 《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 “夜叉等霁狞毒, 为戚施之颜, 肘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