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肆志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肆志"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快意;随心;纵情。
       ▶ 《庄子‧缮性》: “故不为轩冕肆志, 不为穷约趋俗, 其乐彼与此同, 故无忧而已矣。”
       ▶ 《后汉书‧冯衍传下》: “正身直行, 恬然肆志。”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是故复之而不足, 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 则寄言以广意。”
       ▶ 《南史‧傅縡传》: “ 循 颇好士, 广集坟籍, 縡 肆志寻阅, 因博通群书。”
       ▶ 宋 苏辙 《历代论三‧孙仲谋》: “ 恪 ( 诸葛恪 )乘其用兵劳民之后, 继起大役, 兵折于外, 既归而不能自克, 将复肆志于僚友。”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酒酣耳热, 临风浩歌, 亦人生肆志之一端也。”
  •     sì ㄙˋ1)放纵,任意行事:~口。~虐。~意。放~。~无忌惮。2)尽...
  •     zhì ㄓˋ1)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
  • 放意肆志    纵情而无所顾忌。
  • 轻世肆志    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 肆忿    犹肆怒。    ▶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 “ 庄王 僭号, 自下摩上, 观兵京师, 问鼎轻重, 恃强肆忿, 几亡 宋国 , 易子析骸, 厥祸亦巨。”
  • 肆心      1.  用心;尽心。    ▶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 “澄视于秋毫者, 不见天文之焕炳;肆心于细务者, 不觉儒道之弘远。”    ▶ 《南史‧齐纪上‧高帝》: “公有济天下之勋, 重之以明哲, 道庇生灵, 志匡宇宙, 戮力肆心, 劬劳王室, 险阻艰难, 备尝之矣。”    2.  犹恣意。    ▶ 《北史‧崔宏传》: “是以妄张贼势, 披毛求瑕, 冀得肆心。”
  • 肆怒    谓滥发脾气。    ▶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 “不原本于枉直, 苟好胜而肆怒者, 暴人也。”    ▶ 《辽史‧穆宗纪上》: “十二月丁巳, 诏大臣曰: ‘有罪者, 法当刑。 朕或肆怒, 滥及无辜, 卿等切谏, 无或面从。 ’”
  • 肆应之才    肆应之才 基本解释:肆应:应对。形容人善于应对。
  • 肆恣    放纵而不受约束。 亦指诗文、言论等气势豪放。    ▶ 宋 曾巩 《墨池记》: “方 羲之 之不可强以仕, 而尝极东方, 出 沧海 , 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 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清 朱次琦 《答谈太学子粲见诒四十五韵》: “肆恣百篇放, 斟酌一字妥。”    ▶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自是久废, 无所用, 益肆力于诗, 上感国变, 中伤种族, 下哀生民, 博以寰球之游历, 浩渺肆恣, 感激豪宕, 情深而意远。”
  • 肆应      1.  谓各方响应。    ▶ 《淮南子‧原道训》: “是故响不肆应, 而景不一设, 呼叫仿佛, 默然自得。”    2.  引申指善于应付各种事情。    ▶ 《清史稿‧文宗纪论》: “ 文宗 遭阳九之运, 躬明夷之会, 外强要盟, 内孽竞作, 奄忽一纪, 遂无一日之安;而能任贤擢材, 洞观肆应。”    ▶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 “中外通商已数十载, 事机迭出, 肆应乏才。”    ▶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四章: “ 荩诚 为人木强, 拙于言语, 肆应非其所长。”    ▶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六: “这也应该是 翰笙 最高兴的一天, 善于肆应的 翰笙 , 他担任着运筹全局的责任。”
  • 肆师    古官名。    ▶ 《周礼‧春官‧序官》: “肆师下大夫四人。”    ▶ 郑玄 注: “肆, 犹陈也。 肆师佐宗伯, 陈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    ▶ 《周礼‧春官‧肆师》: “肆师之职, 掌立国祀之礼, 以佐大宗伯。”
  • 肆布    散布。    ▶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绲佩绸缪, 或雕或错, 薰以幽若, 流芳肆布。”
肆志是什么意思,肆志的中文解释,肆志是什麽意思肆志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