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伶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ōng míng líng lì
【解释】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示例】原来这乐和是一个~的人;诸般乐品学着便会;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
【拼音码】cmll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头脑机灵
- 聪明 cōngmíng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这个孩子既~又用功,学习上...
- 伶俐 亦作“伶利”。 1. 机灵;灵...
- 伶俐 亦作“伶利”。 1. 机灵;灵活。 ▶ 《朱子语类》卷三二: “仁, 只似而今重厚底人;知, 似今伶利底人。” ▶ 《水浒传》第四九回: “原来这 乐和 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诸般乐品, 尽皆晓得, 学着便会。”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 “心里却喜欢她的活泼伶俐。” 2. 轻盈;轻巧。 ▶ 《天雨花》第十一回: “我看你清清秀秀, 伶俐身材, 不知你可会些甚么本事?” 茅盾 《追求》三: “病房外, 看护妇的伶俐的脚音, 时远时近地阁阁地响着。” 3. 爽快;乾脆。 ▶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摺: “若是我无你个孩儿伶俐些, 那其间方得宁贴。”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剑合钗圆》: “要你两头回避, 不如死一头伶俐。” ▶ 鲁迅 《三闲集‧我和<雨丝>的始终》: “ 谭正璧 先生有一句用我的小说的名目, 来批评我的作品的经过的极伶俐而省事的话道: ‘ 鲁迅 始于“呐喊”而终于“旁徨”。 ’” 4. 正当;清楚;乾净。 用于否定形式。 ▶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摺: “我和 魏尚书 的儿子 魏舍 , 有些不伶俐的勾当。”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疑的是妇人家没志行, 敢怕独自个一个时候极了, 做下了些不伶俐的勾当。”
- 聪明 cōngmíng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这个孩子既~又用功,学习上进步很快。
- 不伶俐 犹不乾净, 指男女间的不正当关系。 ▶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摺: “如今有一人, 乃是 李顺 , 他是个酒徒, 他浑家与我有些不伶俐的勾当。” ▶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摺: “我虽然嫁了这 燕大 , 私下里和这 杨衙内 有些不伶俐的勾当。”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婆子﹞闲常也与人做了些不伶俐的身分, 几番几次漏在媳妇眼里。”
- 小聪明 xiǎocōng ming在小事情上显露出来的聪明(多含贬义):耍~。
- 聪明丸 指龙眼。 ▶ 南朝 梁 刘孝胜 《咏益智》: “宁推不迷草, 讵灭聪明丸。”按, 益智, 龙眼的别名。 见《广雅‧释木》。
- 聪明儿 唐 人习语。 指天赋聪明的人。 ▶ 《敦煌曲子词‧苏莫遮》: “聪明儿, 禀天性, 莫把 潘安 才貌相比并。” ▶ 《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记‧狄仁杰》: “公不闻聪明儿不如有相子?公二人可谓有相子也!”
- 聪明误 见“ 聪明反被聪明误 ”。
- 聪明鸟 汉 祢衡 《鹦鹉赋》: “性辩慧而能言兮, 才聪明而识机。”后因以“聪明鸟”指鹦鹉。 ▶ 清 钱谦益 《为鲁瞻题画》诗之一: “可怜红嘴聪明鸟, 怕杀雕笼是网罗。”
- 鬼聪明 不关正经事的巧慧。 ▶ 《红楼梦》第八一回: “咱们城里的孩子, 个个踢天弄井, 鬼聪明倒是有的, 可以搪塞就搪塞过去了。” ▶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 侯嬴 那走头儿什么都要讲道理, 讲来讲去, 只是卖弄一点鬼聪明。”
- 聪明反被聪明误 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解释】聪明:聪敏,有智慧。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出处】宋·苏轼《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示例】没想到他这是~【拼音码】cmfb【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 冰雪聪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解释】比喻人聪明非凡。【出处】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示例】以~的文章,写雷霆精锐的思想,这种议论,就容易动人听闻了。(《孽海花》第十回)【拼音码】bxcm【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纯洁聪明
- 聪明一世 cōng míng yī shì 【解释】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拼音码】cmys
- 聪明才智 cōnɡ mínɡ cái zhì 【解释】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拼音码】cmc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智力发达
- 聪明智慧 cōng míng zhì huì 【解释】智力过人,心思敏锐。【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示例】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拼音码】cmzh【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 聪明正直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解释】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示例】那包爷(拯)自小~,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拼音码】cmz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聪明睿智 亦作“聪明叡知”。亦作“聪明睿知”。聪颖明智。
- 聪明睿知 见“聪明睿智”。
- 聪明自误 见“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作聪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解释】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出处】《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拼音码】zzcm【灯谜面】画蛇添足【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谓一贯聪明, 却一时糊涂。 ▶ 明 徐元《八义记‧韩厥死义》: “我 程婴 聪明了一世, 懵懂在一时。” ▶ 《荡寇志》第一○六回: “仁兄来札, 反称天诱其衷, 军机漏泄, 真所谓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也。”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二: “亲家, 你真是, 我说直点, 真是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亦作“ 聪明一世, 懵懂片时 ”、“ 聪明一世, 糊涂一时 ”。 ▶ 《醒世恒言‧杜子三春三入长安》: “我 杜子春 聪明一世, 懵懂片时。” ▶ 吴组缃 《山洪》二六: “ 四狗子 的逃跑, 他以为是愚蠢可笑的。 ‘聪明一世, 糊涂一时。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你聪明一世, 糊涂一时, 这么好的机会, 送到嘴上的肉, 怎么不吃呀。”
- 聪明一世, 懵懂片时 见“ 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
- 聪明一世, 胡涂一时 见“ 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
- 聪明出众 聪明出众 基本解释: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出从:超众。指智力超过一般的人。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基本解释:聪明一辈子,临时却糊涂起来。指一向聪明的人,偶尔在某件事上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