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胜于无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iáo shèng yú wú
【解释】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出处】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示例】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不如限以报章,用白鞭策,得寸得尺,~。(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拼音码】lsyw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比完全没有要好一点
【英文】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 聊 liáo ㄌㄧㄠˊ1)姑且,勉强,凑凑和和:~且(姑且)。~以自娱。~...
- 胜 (勝)shèng ㄕㄥˋ1)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
- 于 yú ㄩˊ1)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
- 无 (無)wú ㄨˊ1)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
- 有生于无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 老子 认为: “有”为看得见的具体事物, “无”即是看不见的“道”, 为万物的本源。 “有”由“无”产生。 ▶ 《老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 慰情聊胜无 晋 陶潜 《和刘柴桑》: “弱女虽非男, 慰情良胜无。”原为宽慰 柴桑 令 刘程元 有女无男之语, 后因以“慰情聊胜无”为典, 亦谓聊以自慰。 ▶ 沈昌直 《丁巳消夏杂吟》之十二: “有女垂髫方十四, 读书差喜未模糊, 偶将诗句教吟咏, 亦是慰情聊胜无。” ▶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 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 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 ‘慰情聊胜无’, 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
- 聊胜一筹 liáo shèng yī chóu 【解释】略微高出一点儿。【拼音码】lsyc【用法】动宾式;作补语、定语;指略微高出一点
- 聊胜於无 比没有稍好一些。语本晋陶潜《和刘柴桑》:“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 事实胜于雄辩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解释】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示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再争论了,~,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拼音码】sssb【用法】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拼音码】qcyl【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 聊萧 冷落;稀疏。 ▶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毗陵道中有怀四弟五弟》词: “短鬓聊萧, 左车摇动, 狗窦嘲余豁。” ▶ 清 曹寅 《观弈口占和渔村》: “冻柳聊萧卷旆旗, 荥阳 未北我先知。”
- 聊生 liáoshēng[barely keep a living] 赖以维持生活(多用于否定)民不聊生无所聊生
- 聊落 寥落, 衰落。 ▶ 郁达夫 《中年次陆竹天氏韵》: “中年聊落意, 累赘此微躯。”
- 聊浪 浪游;放纵不羁。 ▶ 《文选‧扬雄<羽猎赋>》: “储与乎大浦, 聊浪乎宇内。” ▶ 李善 注: “聊浪, 放荡也。” ▶ 《文选‧左思<吴都赋>》: “悠悠旆旌者, 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 刘逵 注: “聊浪, 放旷貌。” ▶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 “即如 虞山 、 定山 、 壮悔 , 当日主持风雅, 名重党魁, 已非涉猎词章, 聊浪花月, 号为名士者可比。”
- 聊虑 深思;精心专一。 ▶ 《楚辞‧九辩》: “罔流涕以聊虑兮, 惟著意而得之。” ▶ 王逸 注: “怆然深思而悲泣也。” ▶ 《文选‧马融<长笛赋>》: “或乃聊虑固护, 专美擅工。” ▶ 李善 注: “聊虑固护, 精心专一之貌。” ▶ 吕延济 注: “聊虑, 精心也。”
- 聊晒犊裩 聊晒犊裩(聊曬犢裩)拼音:liáo shài dú kūn 注音:ㄌㄧㄠˊ ㄕㄞˋ ㄉㄨˊ ㄎㄨㄣ 词语解释晋 时习俗,七月七日晒衣, 阮咸 家贫,无物可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谓“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遂以“聊晒犊裩”为贫寒之典。 清 蒲松龄 《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 南阮 ,聊晒犊裩;瘦似 清郎 频移革带。”参见“ 聊復尔耳 ”。
- 聊表寸心 聊表寸心拼音:liáo biǎo cùn xīn 注音:ㄌㄧㄠˊ ㄅㄧㄠˇ ㄘㄨㄣˋ ㄒㄧㄣ 成语解释聊表寸心【拼音】:liáo biǎo cùn xīn【解释】: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
- 聊晒犊裈 晋 时习俗, 七月七日晒衣, 阮咸 家贫, 无物可晒, 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 谓“未能免俗, 聊复尔耳”。 后遂以“聊晒犊褌”为贫寒之典。 ▶ 清 蒲松龄 《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 “若小儿贫如 南阮 , 聊晒犊褌;瘦似 清郎 频移革带。”参见“ 聊复尔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