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底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ěr duodǐ zi
〈方〉中耳炎。
- 耳朵 ěr duo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
- 底子 dǐ zi①底①:鞋~。②底细;内情:把~摸情了。③基础:~薄ㄧ他的...
- 底子 dǐ zi①底①:鞋~。②底细;内情:把~摸情了。③基础:~薄ㄧ他的~不大好,可是学习很努力。④可做根据的(多指草稿):发出的文件要留个~ㄧ画画儿要打个~。⑤东西剩下的最后一部分:货~ㄧ粮食~。⑥花纹图案的衬托面:她穿件白~小紫花的短衫。
- 耳朵 ěr duo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除管听觉外,还管身体的平衡。
- 原底子 1. 方言。 本来, 原先。 ▶ 《海上花列传》第四三回: “﹝ 丽娟 ﹞随口问其向日梳头何人。 ▶ 浣芳 道: ‘原底子末阿姐, 故歇是随便啥人。 ’” 2. 原稿, 底稿。 ▶ 鲁迅 《书信集‧致吴渤》: “印刷所也须调查研究过, 我曾遇过一家, 自说能制珂罗版, 而后来做得一榻胡涂, 原底子又被他弄坏了。”
- 打底子 dǎdǐ zi①画底样或起草稿:画工笔画必须先学会~ㄧ这篇文章你先打个底子,咱们再商量着修改。②垫底儿:地面用三合土~。③奠定基础:这次普查给今后制订规划打下了底子。
- 暗底子 暗地里。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 “只有打发到五姨, 却预先叫 承辉 在外面租定房子, 然后打发五姨出去, 面子上是和众人一般, 暗底子不知给了 承辉 多少。”
- 本底子 方言。 本来。 ▶ 《海上花列传》第三四回: “身体本底子娇寡。” ▶ 《海上花列传》第三七回: “为仔俚自家本底子勿情愿做倌人。”
- 油底子 yóudǐ zi指盛油容器底部较黏稠的油。有的地区叫油脚。
- 咬耳朵 yǎo ěr duo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
- 小耳朵 偷听消息的人。 ▶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 三荷包 在省的时候, 早同他拜过把子, 好托他在大人跟前做个小耳朵。” ▶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那知这位署院小耳朵极多, 藩台议论的话, 不到晚上, 就有人上去告诉了他。”
- 扎耳朵 zhāěr duo(声音或话)听着令人不舒服;刺耳:电锯的声音真~丨这些泄气的话,我一听就~。
- 斡耳朵 见“ 斡鲁朵 ”。
- 耳朵软 ěr duoruǎn形容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她~,听人家一说就信以为真了。
- 耳朵风 方言。 听来的消息。 ▶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金钱会起义歌》: “五月菖蒲正茏葱, 赵起 听到耳朵风。”按, 赵起 , 金钱会领袖。 亦省称“ 耳风 ”。 如: 这个人近来很不检点, 我也有些耳风。
- 软耳朵 ruǎn ěr duo指没有主见容易听信别人的话的人。
- 闹耳朵 形容嘈杂。 ▶ 老舍 《离婚》第五: “进了公事房, 嘻嘻嘻, 讨论着, 辩论着彼此的私事, 孩子闹耳朵, 老太太办生日, 春华楼一号女招待。”
- 耳朵眼儿 ěr duoyǎnr①外耳门的通称。②为了戴耳环等装饰品,在耳垂上扎的孔。
- 耳旁风 ěrpángfēng耳边风。
- 耳斡 即耳挖。 ▶ 《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于是向头上拔下一根闹银耳斡儿来, 重一钱。” ▶ 《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 “ 雪娥 又留一个银折盂、一根金耳斡、一件青绫袄、一条黄绫裙, 谢了他两口儿。”参见“ 耳挖 ”。
- 耳机 ěrjī①受话器。②通常指受话器和发话器连在一起的电讯器件。‖也叫听筒、耳机子。
- 耳擩 犹耳熟。
- 耳杯 古代饮器。 椭圆形, 木胎涂漆, 两侧各有一耳, 或装鎏金铜饰, 并有全部铜制者。 陶制的多为明器。 盛行于 战国 、 汉 至 晋 时。
- 耳提面训 同“耳提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