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hàosǔn
消耗损失:~精神丨减少粮食的~。
- 耗 hào ㄏㄠˋ1)减损,消费:~损。~费。~资。消~。2)拖延:~时间...
- 损 (損)sǔn ㄙㄨㄣˇ1)减少:~失。~耗。~益。增~。亏~。~兵折将...
- 耗敝 1. 亏损疲困。 ▶ 《明史‧余子俊传》: “然是时, 岁比不登, 公私耗敝, 骤兴大役, 上下难之。” 2. 耗费损害。 ▶ 《明史‧傅宗龙传》: “ 宗龙 亦劾 嗣昌 徒耗敝国家, 不能报效, 以气凌廷臣。”
- 耗折 减少;亏损。 ▶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引《泛胜之书》: “大豆, 小豆, 不可尽治也。 古所以不尽治者, 豆生布叶, 豆有膏, 尽治之则伤膏, 伤则不成。 而民尽治, 故其收耗折也。”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 “一日, 德翁 须汞为用, 任 欣然取器分取, 既倾器中, 则坚凝成宝矣。 入火烹炼, 了无耗折。”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 程宰 ﹞遂把往年贸易耗折了数千金, 以致流落于此, 告诉一遍, 不胜嗟叹。”
- 耗散 hàosàn[dissipate] 减少,散失资金耗散
- 耗斁 1. 损耗败坏。 ▶ 《诗‧大雅‧云汉》: “ 后稷 不克, 上帝不临。 耗斁下土, 宁丁我躬!” 郑玄 笺: “斁, 败也。” ▶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 “中州耗斁, 无世无之。”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引《诗》作“耗射”。 ▶ 陈奂 《诗毛氏传疏》谓“古射、斁通。 其字作斁, 其义 毛 当训厌也。” 2. 耗费, 开支。 ▶ 《新唐书‧沈既济传》: “臣计天下财赋耗斁大者唯二事: 一兵资, 二官俸。”
- 耗惫 亏损疲惫。 ▶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 “然臣窃谓沿边禁军, 缓急终不可用。 何也, 骄惰既久, 胆力耗惫。”
- 耗涸 水因耗损而乾涸。 ▶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 “自 汉 已来, ﹝井中毒龙﹞已杀三千七百人矣, 而水不曾耗涸。”
- 耗悴 疲竭憔悴。 ▶ 《荀子‧王霸》: “大有天下, 小有一国, 必自为之然后可, 则劳苦耗悴莫甚焉。” ▶ 杨倞 注: “耗, 谓精神竭。 悴, 憔悴也。”
- 耗息 消息。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郎》: “由此遐迩访问, 并无耗息, 翁媪零涕, 谓其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