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释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kǎoshì
考证并解释古文字。
- 考 kǎo ㄎㄠˇ1)试验,测验:~试。~查。2)检查,查核:~察。~勤。...
- 释 (釋)shì ㄕˋ1)解说,说明:解~。注~。~文。~义。2)消除,消...
- 考量 kǎo liàng考虑;思量:这件事我已经~过了,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 考道 1. 谓取仁或义以成其道。 ▶ 《礼记‧表记》: “道有至, 有义, 有考。 至道以王, 义道以霸, 考道以为无失。” ▶ 郑玄 注: “考, 成也, 能取仁义之一成之。” 2. 研求应遵之道。 ▶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 “阁下闲居杜门, 应酬稀简, 时从 竹如先生 考道问业, 想见切磋之乐。”
- 考鉴 查考借鉴。 ▶ 《金史‧后妃传序》: “故自初起至于国亡, 列其世次, 著其族里, 可考鉴焉。” ▶ 梁启超 《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绪言》: “物竞天择, 优胜劣败;苟不自新, 何以获存……故撮录其学说之精华以供考鉴焉。”
- 考送 通过考试选送。 ▶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 “有这样一张中学文凭, 可以投考本省的高等学堂……更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法官考试, 乃至东西洋留学生的考送。”
- 考镜 参证借鉴。 ▶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日以朱墨点记其向意, 臧否醇杂, 以自考镜。” ▶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四: “方今休隆时, 正宜差等百王, 考镜群籍, 召万灵之佑, 锡九流之福。” ▶ 《清史稿‧高宗纪五》: “虽其君置若罔闻, 而一时废弛瞀乱之迹, 痛切敷陈, 足资考镜。”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 “裒函札批之稍关国计民生者, 暨洋文照会与电报, 厘存八卷, 时自览观, 以备考镜。”
- 考迹 见“ 考迹 ”。
- 考问 kǎowèn为了难倒对方而问;考察询问:我~~你ㄧ我被他~住了。
- 考述 稽考叙录。 ▶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序》: “至于弦弓毒矢, 强弱相并, 国地大小, 兴灭不常, 是皆乌足以考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