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舌头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人长于花言巧语, 搬弄是非。
▶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摺: “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 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咱是个粗卤武将, 到得那里, 只有些气勃勃的, 可半句也说不过来。”
▶ 《西游记》第三一回: “那个 猪八戒 , 尖着嘴, 有些会说老婆舌头, 你怎听他?”
- 老婆 lǎo po妻子(qī·zi)。
- 舌头 shé tou①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
- 说老婆舌头 犹说舌。 ▶ 《西游记》第三一回: “那个 猪八戒 , 尖着嘴, 有些会说老婆舌头, 你怎听他?”
- 舌头 shé tou①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②指为侦讯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抓~。
- 大老婆 dàlǎo po有妾的人的妻子。有的地区叫大婆儿。
- 小老婆 xiǎolǎo po妾①。有的地区叫小婆儿。
- 老婆儿 lǎopór年老的妇女(含亲热意)。
- 老婆娘 称老年妇女。
- 老婆婆 lǎopó po〈方〉①小孩子称呼年老的妇人。②丈夫的母亲。
- 老婆子 lǎopó zi①年老的妇女(含厌恶意)。②丈夫称妻子(用于年老的)。
- 老婆心 佛教语。 谓禅师反覆叮咛, 急切诲人之心。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 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参见“ 老婆禅 ”。
- 老婆禅 佛教语。 谓禅师苦口婆心, 多方设教, 反覆叮咛如老婆婆。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禅, 临济 小厮儿, 却具一只眼。” ▶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 “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禅。” ▶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 “惟 智公禅师 本有丈夫志, 不学老婆禅。” ▶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四摺: “葛藤接断老婆禅, 打破沙锅璺到底。”
- 嚼舌头 《红楼梦》第一○三回: “里面 金桂 的母亲忙了手脚, 便骂 宝蟾 道: ‘小蹄子别嚼舌头了!姑娘几时拿东西到我家去。 ’” ▶ 《黄绣球》第十回: “我这一番话, 你们大家不要疑心我是嚼舌头, 造口孽, 这的的确确是近来新学影响。” ▶ 艾芜 《百炼成钢》第二五章一: “ 庄桂兰 向 孙玉芬 笑着骂 刘先菊 : ‘她这个嚼舌头的, 正在讲你的笑话。 ’”
- 大舌头 dàshé tou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清楚。也指有这种毛病的人:他说话有点儿~ㄧ他是个~。
- 拉舌头 没根据地乱说。 ▶ 老舍 《柳家大院》: “可是 张二 这个家夥不是好调货, 欠下两个月的房租, 还由着娘们拉舌头扯笸箕, 撵他搬家!”
- 捏舌头 同“捏舌”。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摺: “每日则捏舌头说别人, 今日可是你还不羞死了哩。”
- 搬舌头 bānshé tou〈方〉搬弄是非。
- 架舌头 搬弄口舌。 ▶ 《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旁人见你这般疼奴, 在奴身边去的多, 都气不愤, 背地里架舌头, 在你跟前唆调。”一本作“ 嚼舌头 ”。
- 烂舌头 lànshétou(1)[口](2)[gossip-making]∶比喻好搬弄口舌、传闲话。也说“嚼舌头”(3)[gossip-maker]∶指多嘴多舌、好传闲话的人。也说“烂舌根”
- 耍舌头 1. 犹言花言巧语。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我说话不会耍舌头。” 2. 犹耍嘴。 ▶ 王晓新 《诗圣阎大头》六: “世事变罗!凭耍舌头吃不开咧。”参见“ 耍嘴 ”。
- 老婆当军 lǎo pó dāng jūn 【解释】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俺们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罢了。”【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我要这混帐儿子做甚么?~,没的充数哩!”【拼音码】lpdj【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嘴尖舌头快 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 【解释】比喻话多而轻率。【示例】单管~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三回)【拼音码】zjsk
- 磨了半截舌头 谓大费口舌。 ▶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摺: “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摺: “老相公, 飞卿 兄弟不肯做门馆, 小官磨了半截舌头, 才得依允。”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老身磨了半截舌头, 依倒也依得, 只要娘子也依他一件事。”
- 老婢 1. 年老的女仆。 ▶ 《北史‧卢景裕传》: “﹝ 景裕 ﹞居 拒马河 , 将一老婢作食, 妻子不自随从。” 2. 亦称“ 老婢子 ”。 蔑视他人之词。 亦为詈词。 ▶ 《晋书‧王敦传》: “ 敦 闻怒曰: ‘我兄老婢耳!门户衰矣!’” ▶ 《太平广记》卷三七九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崔明达》: “王怒云: ‘何物老婢!持菩萨戒, 乃尔不洁!’” ▶ 《水浒传》第五一回: “ 白秀英 却在茶坊里听得, 走将过来, 便道: ‘你那老婢子, 却才道甚么?’”
- 老婢子 见“ 老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