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引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宋 代越界销售茶叶的额外捐税。
▶ 《宋史‧食货志下六》: “ 孝宗 隆兴 二年, 淮东 宣谕 钱端礼 言: ‘商贩长引茶, 水路不许过 高邮 , 陆路不许过 天长 。 如愿往 楚州 及 盱眙 界引, 贴输翻引钱十贯五百文。 如又过 淮北 , 贴输亦如之。 ’”
- 翻 fān ㄈㄢˉ1)歪倒(dǎo),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
- 引 yǐn ㄧㄣˇ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领,招来...
- 钱 (錢)qián ㄑㄧㄢˊ1)货币:铜~。金~。银~。~票。~币。~财。...
- 曲引钱 一种酒税。 ▶ 《宋史‧食货志上二》: “ 湖南 有土户钱、折絁钱、醋息钱、麴引钱, 名色不一。”
- 翻录 fānlù照原样重录磁带(多指不是原出版者重录)。
- 翻弄 fānnòng来回翻动:他心不在焉 地~着报纸。
- 翻形稻 传说能使人死而复生、夭而又寿的一种稻子。 ▶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 宣帝 地节 元年, 乐浪 之东, 有 背明之国 , 来贡其方物。 言其乡在 扶桑 之东, 见日出于西方。 其国昏昏常暗, 宜种百谷……有翻形稻, 言食者死而更生, 夭而有寿。” ▶ 齐治平 注: “翻, 反覆也。 翻形即返形, 故食翻形稻可以‘死而更生, 夭而有寿’。”
- 翻异 1. 谓事后改变主意。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 陆太尉 诣 王丞相 咨事, 过后辄翻异。” ▶ 《魏书‧咸阳王禧传》: “时 扬州 降 衍 , 兵武既众, 衍 将 湛僧珍 , 虑其翻异, 尽欲杀之。” 2. 犹翻案。 ▶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时 黄中 通判 滨州 , 亦有公累被劾, 数翻异, 朝廷遣御史 丁翊 往制勘。” ▶ 《元典章‧刑部五‧检验》: “若便抑令被告行凶人于正犯人下画字, 以后鞫问得却系他人, 则异日必指原非正犯, 以为翻异之阶。” ▶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有 薛继贤 者, 杀人狱成, 省中覆核, 则诡辞翻异。” 3. 异议。 ▶ 《明史‧颜继祖传》: “且九卿、台谏止选郎传语, 有唯诺, 无翻异, 何名会推?” 4. 指各行其道。 ▶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 “顾余为革命故, 不得不与 俞先生 翻异, 率高材生三十馀辈退学至 沪 。”
- 翻思 1. 回想。 ▶ 唐 杜甫 《北征》诗: “翻思在贼愁, 甘受杂乱聒。” ▶ 唐 长孙佐辅 《代别后梦别》诗: “翻思梦里苦, 却恨觉来迟。” 2. 反覆思考。 ▶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 “翻思此等, 反不如市井小夫, 身履是事, 口便说是事。”
- 翻建 fānjiàn翻盖:~危房。
- 翻悔 fānhuǐ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这件事原是他亲口答应的,如今却~不认账了。
- 翻席 一席未终, 在别处另设一席。 ▶ 《西游记》第六二回: “快翻席到 建章宫 里, 再请圣僧定捕贼首、取宝归塔之计。”
- 翻意 谓变换文意。 ▶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凡袭古人句, 不能翻意新奇, 造语简妙, 乃有愧古人矣。”
- 翻布 即抹布。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宫婢肆逆》: “ 嘉靖 壬寅年, 宫婢相结行弑, 用绳系上喉, 翻布塞上口, 以数人踞上腹绞之, 已垂绝矣。”参见“ 抹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