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繩)
shéng ㄕㄥˊ
1)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
3)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
4)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5)姓。
·参考词汇:
colt ligature line rope strand taenia
- 绳一戒百 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 绲边 gǔnbiān(~儿)在衣服、布鞋等的边缘特别缝制的一种圆棱的边儿。也作滚边。
- 绳下 谓管束臣民。 ▶ 《汉书‧元帝纪》: “﹝ 孝元皇帝 ﹞见 宣帝 所用多文法吏, 以刑名绳下。” ▶ 颜师古 注: “绳谓弹治之耳。” ▶ 《新唐书‧房管传》: “帝以吏事绳下。”
- 绲淆 亦作“绲淆”。 绲, 通“ 混 ”。 犹混淆。 混乱不清。 ▶ 章炳麟 《文学说例》: “自衰 宋 至今, 散行噂沓, 俪辞绲淆, 《苍》《雅》之学, 于兹歇绝。” ▶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就如 元晦 所言, 亦非以格竹为格物, 徒以名词妄用, 情伪绲淆。”
- 绳举 纠正举发。 ▶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 “绳举违谬, 惠养鳏惸。”
- 绲殽 绲殽(緄殽)拼音:gǔn yáo 注音:ㄍㄨㄣˇ ㄧㄠˊ 词语解释亦作“ 緄淆 ”。緄,通“ 混 ”。犹混淆。混乱不清。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自衰 宋 至今,散行噂沓,儷辞緄殽,《苍》《雅》之学,於兹歇絶。”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就如 元晦 所言,亦非以格竹为格物,徒以名词妄用,情伪緄淆。”
- 绳之以法 shéng zhī yǐ fǎ 【解释】根据法律制裁。【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示例】对于那些目无法纪的人,必须~,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拼音码】szyf【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英文】try somebody
- 绲带 以色丝织成的束带。 ▶ 《后汉书‧舆服志下》: “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 以采组为绲带, 各如其绶色。” ▶ 《东观汉记‧邓遵传》: “诏赐 遵 金刚 鲜卑 绲带一具。”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于时当绀六色罽, 作此莙以饰绲带。”
- 绲同 混合。 绲, 通“ 混 ”。 ▶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 “盖曰意, 曰辞、曰气、曰法之数者, 非判然自为一事, 常乘乎其机而绲同以凝于一, 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