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结缡”。
1. 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 女子临嫁, 母为之系结佩巾, 以示至男家后奉事舅姑, 操持家务。
▶ 《诗‧豳风‧东山》: “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
▶ 毛 传: “母戒女, 施衿结帨。”
▶ 《后汉书‧马援传》: “施衿结缡, 申父母之戒,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 “俟长成, 求偶嫁之, 止请夫人亲结缡, 以主其婚。”
2. 指男女结婚。
▶ 唐 乔知之 《杂曲歌辞‧定情篇》: “由来共结缡, 几人同匪石。”
▶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摺: “现如今 桃源 好结缡, 问甚么瓜田不纳履。”
▶ 《红楼梦》第一○九回: “可怜一位如花似月之女, 结缡年馀, 不料被 孙 家揉搓, 以致身亡。”
▶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诗: “佳期正三五, 催妆可结缡。”
- 结 (結)jié ㄐㄧㄝˊ1)系(jì),绾(wǎn):~网。~绳。~扎。...
- 缡 (縭)lí ㄌㄧˊ1)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结~。结缡,结褵
- 施衿结缡 语本《诗‧豳风‧东山》: “之子于归, 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 “母施衿结帨, 曰: ‘勉之敬之, 夙夜毋违宫事。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 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 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 《后汉书‧马援传》: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所以复言者, 施衿结缡, 申父母之戒,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 晋 张华 《女史箴》: “施衿结缡, 虔恭中馈。”
- 结缡,结褵 jiélí,jiélí[marry] 代称成婚亲结其缡。――《诗·豳风·东山》施衿结褵。――《后汉书·马援传》
- 结缚 佛教语。 烦恼。 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 故名。 ▶ 《维摩经‧佛国品》: “稽首能断诸结缚。”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 “王乃具怀白诸僧曰: ‘证圣果者住, 具结缚者还。 ’”
- 结缨 jiéyīng[die a martyr;meet one's death like a hero] 从容就义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 结缘豆 旧时寺庙于农历四月初八日作佛会, 煮豆施人, 称“结缘豆”。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 “谨按《日下旧闻考》: 京师僧人念佛号者, 辄以豆记其数。 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 煮豆微撒以盐, 邀人于路请食之, 以为结缘。 今尚沿其旧也。”一说, 为农历十二月八日。 ▶ 清 张焘 《津门杂记‧岁时风俗》: “十二月初八日作佛会, 清晨有施豆者, 先于夜间跪佛前, 每捻一豆念佛一声, 曰结缘豆。”
- 结缨伏剑 结缨伏剑 基本解释:结缨:系好帽子上的带子。系好帽带,以身伏剑。比喻从容就义。
- 结缘 jié yuán结下缘分:他年轻的时候就和音乐结了缘。
- 结网 亦作“结罔”。 织网。 ▶ 《汉书‧扬雄传上》: “ 雄 以为临川羡鱼, 不如归而结罔。” ▶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 “中原莫道无麟凤, 自是皇家结网疏。” ▶ 宋 黄庭坚 《演雅》诗: “桑蚕作茧自缠裹, 珠蝥结网工遮逻。” ▶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蜘蛛在屋角结网了, 它有着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呵!”
- 结缕 草名。 俗称鼓筝草。 多年生小草, 茎细长, 在地面随处生细根, 互相联结, 广覆于地面。 ▶ 前蜀 韦庄 《定西番》词之二: “芳草丛生结缕, 花艳艳, 雨蒙蒙, 晓庭中。”
- 结罔 见“ 结网 ”。
- 结缔组织 jiédì-zǔzhī人和动物体内具有支持、营养、保护和连接机能的组织,由细胞和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活质构成。如骨、软骨、韧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