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勒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聚集统率。
▶ 《宋书‧谢晦传》: “辄纠勒义徒, 缮治舟甲, 舳舻亘川, 驷介蔽野, 武夫鸷勇, 人百其诚。”
- 纠 (糾)jiū ㄐㄧㄡˉ1)缠绕:~缠。~纷。2)矫正:~偏。~正。3)...
- 勒 lè ㄌㄜˋ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
- 纠劾 举发弹劾。 ▶ 《晋书‧周处传》: “凡所纠劾, 不避宠戚。”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至乃尚书郎乘马, 则纠劾之。” ▶ 《宋书‧刘康祖传》: “前后屡被纠劾, 太祖 以勋臣子, 每原贷之。”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 “违是令者, 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 尚书已下, 听长官纠劾以闻。”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当 和珅 声势熏灼, 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
- 纠剔 见“ 纠逖 ”。
- 纠合 jiūhé集合;联合(多用于贬义):~党羽,图谋不轨。也作鸠合。
- 纠列 1. 水流清冽貌。 ▶ 《管子‧度地》: “春三月, 天地乾燥, 水纠列之时也。” ▶ 章炳麟 《管子馀义》: “纠列亦漻洌也。 春三月, 霖雨未下, 故水清洌。” 2. 举发。 ▶ 《北齐书‧任延敬传》: “ 胄 惧, 遂潜使送款于 周 , 为人纠列, 穷治未得其实, 高祖 特免之。” ▶ 《北史‧段孝言传》: “ 孝言 富贵豪侈, 尤好女色。 后取 娄定远 妾 董氏 , 尤耽爱之。 为此内外不和, 更相纠列。”
- 纠合之众 纠合之众拼音:jiū hé zhī zhòng 注音:ㄐㄧㄨ ㄏㄜˊ ㄓㄧ ㄓㄨㄙˋ 成语解释纠合之众【拼音】:jiū hé zhī zhòng【解释】:指纠集起来的百姓。【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 纠偏 jiū piān纠正偏向或偏差。
- 纠听 犹纠察。 ▶ 《陈书‧宣帝纪》: “凡诸辩决, 务令清乂, 约法守制, 较若画一, 不得前后舛互, 自相矛楯, 致有枉滞。 纡意舞文, 纠听所知, 靡有攸赦。”
- 纠会 合会。 旧时民间一种信用互助方式。 由发起者纠集多人, 约定按时每人每次出钱若干, 轮流由一人总得。 首次由发起者先得, 以下依不同方式决定得钱次序。 亦有地痞棍徒利用这一形式聚敛剥削的。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一: “ 严 子 印持 向有纠会打船之议, 事未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