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ū ㄕㄨˉ
1)古代一种像苎布的稀疏的织物:“库中惟有~数千端。”
2)纺粗丝。
- 綀囊 粗麻布袋。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秋思》词: “尚有綀囊, 露萤清夜照书卷。”
- 絿絿 急速貌。 ▶ 明 宋濂 《重浚绣川湖碑》: “其来如雨, 森之绸绸, 斥之絿絿, 翕之鸠鸠, 离之休休。”
- 綀子 粗麻织物。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 “綀子出两 江 州峒, 大略似苎布, 有花纹者谓之花綀, 土人亦自贵重。”
- 絿政 犹言政事危急。 ▶ 《鶡冠子‧王鈇》: “柱国不政, 使下情不上闻, 上情不下究, 谓之絿政。” ▶ 陆佃 解: “絿, 急也。”
- 綀布 粗麻织物。 ▶ 宋 陆游 《出近村晚归》诗: “松枝代如意, 綀布制单衣。” ▶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蒋宁祖》: “既受命, 即丐致仕, 自是不御朝衣, 常著綀布道服。”
- 絿 qiú ㄑㄧㄡˊ1)急躁。:“不竞不~,不刚不柔。”2)求。
- 綀服 粗麻服。 ▶ 宋 姜夔 《湘月》词序: “坐客皆小冠綀服。”
- 絾 chéng ㄔㄥˊ1)织絾。
- 綀衣 粗麻衣。 ▶ 宋 张先 《西江月‧赠别》词: “破帽手遮红日, 綀衣袖卷寒风。”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端午》词: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 綀衣纨扇, 午风清暑。”
- 絽 lǚ ㄌㄩˇ1)缝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