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籬)
lí ㄌㄧˊ
1)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笆(“笆”读轻声)。樊~。~落。~墙。~栅。~障。
- 篱喧 谓鸟在篱边喧噪。 ▶ 唐 白居易 《早热》诗: “篱喧饥有雀, 池涸渴无鸥。”
- 篰息 宋 代茶税的一种名目。 ▶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一》: “酒有 柳运副 、 王祠部 、都督府二分本柄、亏折官本;茶有称头、篰息、油单、靥面, 商税有增添七分, 免役有一分宽剩, 得产有勘合, 典卖有牙契。”
- 篱围 指用篱笆围合之地。 ▶ 艾青 《旷野》诗: “在那芦蒿和荆棘所编的篱围里, 几间小屋挤聚着。”
- 篰屋 民家。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新垦》: “篰屋之生谋, 尤为堪念。”
- 篱垣 用竹篱做成的墙垣。 ▶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数亩小宅, 篱垣仄陋, 内外茅屋六间, 不容妻子。” ▶ 《宋史‧单煦传》: “转知 昌州 , 时诏城 蜀 治, 煦 以 蜀 地负山带 江 , 一旦毁篱垣而兴板筑, 其费巨万, 非民力所堪, 请但筑子城。” ▶ 清 杜岕 《叶桐初五十》诗: “又知 光福 梅, 修竹为篱垣。” ▶ 曹靖华 《前沿风光无限好》: “它(龙舌兰)那又长又尖的肥厚叶片, 一丛丛利剑似的, 直指天空。 当地人多用它作篱垣, 北方人却把它栽到花盆里, 作观赏植物。”
- 篰 bù ㄅㄨˋ1)竹篓。2)简牍。
- 篱墙 犹篱垣。 用竹篱做成的墙垣。 ▶ 《梁书‧儒林传‧范缜》: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 同发一枝, 俱开一蒂, 随风而堕, 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 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 萧红 《生死场》一: “裤子在盆中大概还没有洗完, 可是搭到篱墙上了!”
- 篯 (籛)jiǎn ㄐㄧㄢˇ1)竹名。2)姓。(籛)jiān ㄐㄧㄢˉ1)马具。2)姓。
- 篱壁间物 1. 谓家园所产之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 桓玄 素轻 桓崖 , 崖 在京下有好桃, 玄 连就求之, 遂不得佳者。 ▶ 玄 与 殷仲文 书, 以为嗤笑, 曰: ‘德之休明, 肃慎 贡其楛矢;如其不尔, 篱壁间物, 亦不可得也。 ’” 2. 指平凡易得之物。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 顾喜 ﹞体丰华, 双趺不纤妍, 人称 顾大脚 , 又谓之肉屏风。 然其迈往不屑之韵, 凌霄拔俗之姿, 则非篱壁间物也。”
- 篮轝 篮轝(籃轝)拼音:lán yú 注音:ㄌㄢˊ ㄧㄩˊ 词语解释同“ 篮舆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 潜 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轝。” 宋 王安石 《寄昌叔》诗:“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篮轝水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