箹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uē ㄩㄝˉ
1)古代的一种小管乐器。
yào ㄧㄠˋ
1)竹节。
chuò ㄔㄨㄛˋ
1)车篷带。
- 箺 chūn ㄔㄨㄣˉ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箸鞭 驱马加鞭。 意谓奋发向前。 ▶ 《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 刘琨 与亲旧书曰: ‘吾枕戈待旦, 志枭逆虏, 常恐 祖生 先吾箸鞭耳!’” ▶ 《晋书‧刘琨传》作“著鞭”。
- 箻 lǜ ㄌㄩˋ1)古代一种射鸟的竹管。
- 箸长碗短 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
- 箻筒 箻筒拼音:lǜ tǒng 注音:ㄌㄩˋ ㄊㄨㄙˇ 词语解释射鸟的竹筒。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射筒竹》:“《吴都赋》云:‘其竹射筒。’弋人有脩竿通其节,箭安其内,从本吹之,古人所谓箻筒以射鸟者也。”
- 箸録 箸録拼音:zhù lù 注音:ㄓㄨˋ ㄌㄨˋ 词语解释记载;记录。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东方朔 设 非有先生 之论, 朔 书二十篇,则於杂家箸録。” 郭沫若 《<诅楚文>考释》:“这所谓‘ 元 至正 中 吴 刊本’,自来的收藏家从未箸录,但确是一部好书。”
- 箼 wū ㄨˉ1)竹密。
- 箸述 1. 写作;编纂。 ▶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书籍之浩浩, 箸述者之众, 若江海然, 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 要在慎择焉而已。” 2. 写作的成品。 ▶ 清 朱焘 《北窗呓语》: “名重之士, 每致继起无人, 往往生前箸述重若璆琳, 身后子孙弃如草芥。” ▶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前世箸述, 其篇题多无义例。”
- 箽 dǒng ㄉㄨㄥˇ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2)竹器。3)姓。
- 箸论 著作, 论述。 ▶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前世箸论在诸子, 未有率尔持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