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iǎnjié
(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文笔~ㄧ话语~。
- 简 (簡)jiǎn ㄐㄧㄢˇ1)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
- 洁 (潔)jié ㄐㄧㄝˊ1)干净:清~。整~。纯~。~具。~癖。2)廉明...
- 简派 选派。
- 简注 留心;关注。 ▶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 “忠纯之操, 简注于三朝;恺悌之风, 仪刑于四海。”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大臣被论》: “ 李九我 之为宗伯, 次揆 赵南渚 之为大司农, 真是两袖清风, 而言者至以簠簋蔑之。 主上素重二人冰櫱, 简注最久, 见此等疏, 直一笑置之耳。” ▶ 《明史‧王佐传》: “器宇凝重, 奏对详雅, 为 宣宗 所简注。”
- 简济 犹简便。 ▶ 《新唐书‧赵珝传》: “ 昶 之丧, ﹝ 珝 ﹞知 忠武 留后, 政简济, 上下安之。”
- 简法 1. 简要的法律条文。 ▶ 《晋书‧武帝纪》: “﹝ 泰始 四年春正月﹞戊子, 诏曰……又律令既就, 班之天下, 将以简法务本, 惠育海内。” 2. 简要的记叙方法。
- 简涩 1.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斯文之正, 非谓其富丽也, 非谓其奇诡也, 非谓其简涩涣漫也。” ▶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 “天下之论文者, 嗜简涩则主于奇诡, 乐敷畅则主于平易, 二者皆非也。” 2. 谓文词简奥晦涩。 ▶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斯文之正, 非谓其富丽也, 非谓其奇诡也, 非谓其简涩涣漫也。” ▶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 “天下之论文者, 嗜简涩则主于奇诡, 乐敷畅则主于平易, 二者皆非也。”
- 简泄 犹简慢。 ▶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 “刑罚不可以慈民, 简泄不可以得士……故夫士者, 弗敬则弗至。”
- 简淡 简朴淡泊。 ▶ 《南史‧谢弘微传》: “ 弘微 与 琅邪 王惠 、 王球 并以简淡称。” ▶ 宋 陆游 《幽兴》诗: “身闲诗简淡, 心静梦和平。” ▶ 《明史‧都胜传》: “历任五十七年, 所处皆膏腴地, 而自奉简淡, 日食止豆腐, 时因以为号。”
- 简汰 挑选;裁减。 ▶ 《南史‧谢方明传》: “ 方明 简汰精当, 各顺所宜, 东土称咏之。” ▶ 《旧唐书‧薛登传》: “仍请宽立年限, 容其采访简汰, 堪用者令其试守, 以观能否。” ▶ 《元典章‧诏令一‧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简汰冗员, 撙节浮费, 一新政理, 斯称朕意。”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经文字体》: “简汰之法, 是亦非难。”
- 简深 简要而深奥。 ▶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 “所谓宏润简深之文, 本括叙事论事而言, 若有声之文, 言宏润尚可, 言简言深, 则与声律无与。”
- 简求 拣选寻求。 ▶ 《后汉书‧皇后纪序》: “自古虽主幼时艰, 王家多衅, 必委成冢宰, 简求忠贤, 未有专任妇人, 断割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