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文字著述。
▶ 章炳麟 《校文士》: “迩者, 黄以周 以不文著, 惟 黄氏 亦自谓钝于笔语, 观其撰述, 密栗醇厚, 庶几 贾 孔 之遗章, 何 宋 文之足道?” 章炳麟 《与邓实书》: “昨闻 上海 有人定近世文人笔语为五十家, 以仆纡厕其列。”
- 笔 (筆)bǐ ㄅㄧˇ1)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 语 (語)yǔ ㄩˇ1)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指...
- 笔误 bǐwù①因疏忽而写了错字:这篇文章~的地方不少。②因疏忽而写错的字:精神不集中,写东西常有~。
- 笔诛墨伐 bǐ zhū mò fá 【解释】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拼音码】bzmf
-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 笔诛 犹笔伐。 ▶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 “打算调查战地惨状, 以反对 齐燮元 , 同时对于 曹锟 、 吴佩孚 辈加以笔诛。”
- 笔调 bǐdiào文章的格调:~清新ㄧ他用文艺~写了许多通俗科学读物。
- 笔试 bǐshì要求把答案写出来的考试方法(区别于‘口试’)。
- 笔谈 bǐtán①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代替谈话。②用书面发表意见代替谈话。③笔记③(多用于书名):《梦溪~》。
- 笔译 bǐyì用文字翻译(区别于‘口译’)。
- 笔谏 谓借用书法运笔的道理讽喻劝谏。 ▶ 《旧唐书‧柳公权传》: “ 穆宗 政僻, 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 对曰: ‘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 ’上改容, 知其笔谏也。” ▶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二: “何当火急传家法, 欲见 诚悬 笔谏时。”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余外舅家收 柳公权 亲笔启草二十四……前辈俱跂为 柳 笔, 然非 柳 亦不能造此, 但启中有笔谏之语, 岂它人上 柳 启, 柳 自书之耶?”
- 笔词 犹文辞。 ▶ 《新唐书‧裴漼传》: “吏白积案数百……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 一日毕, 既与夺当理, 而笔词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