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ié zé ér yú
【解释】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拼音码】jzey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
【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综合他们意见取得胜利
- 竭 jié ㄐㄧㄝˊ1)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
- 泽 (澤)zé ㄗㄜˊ1)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2...
- 而 ér ㄦˊ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 渔 (漁)yú ㄩˊ1)捕鱼:~业。~翁。~村。~船。~网。~民。~汛。~...
- 涸泽而渔 hé zé ér yú 【解释】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示例】《宋书·袁淑传》:“是由~,焚林而狩。”【拼音码】hzey【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竭泽而鱼 jié zé ér yú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焚林竭泽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
- 穷山竭泽 谓遍搜山林川泽。
- 竭泽焚薮 竭泽焚薮拼音:jié zé fén sǒu 注音:ㄐㄧㄝ ˊ ㄗㄜˊ ㄈㄣˊ ㄙㄡˇ 成语解释竭泽焚薮【拼音】:jié zé fén sǒu【解释】: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竭涸 乾涸无水。 ▶ 《文选‧木华<海赋>》: “掎拔五岳, 竭涸九州。” ▶ 李善 注: “掎拔竭涸, 言水既除, 掎拔而出, 竭涸而乾也。”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 杜预 亦云, 时 水 于 乐安 枝流, 旱则竭涸, 为 春秋 之 乾时 也。”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于后涨则奔突, 水缩则竭涸。”
- 竭朴 蟛蜞的一种。
- 竭精 用尽精力。 ▶ 《汉书‧梅福传》: “天下布衣, 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 ▶ 清 唐甄 《潜书‧七十》: “其贫贱者, 亦竭精敝神以求富贵。”
- 竭智尽忠 jié zhì jìn zhōng 【解释】用尽智力,竭尽忠诚。【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拼音码】jzjz
- 竭絶 竭絶 基本解释:1.尽;穷尽。
- 竭智尽力 jié zhì jìn lì 【解释】用尽智慧和力量【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示例】邹韬奋《经历》五一:“~,求得这种最大的贡献。”【拼音码】jzj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竭尽全力
- 竭绝 尽;穷尽。 ▶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 “ 黄河 之流, 横绝 中国 者, 非一勺之源……所以延其脉而长, 其委者甚众, 夫是以不竭绝也。” ▶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九: “不久 姚宏业 因学校经费竭绝, 竟投 黄浦江 而死。”
- 竭智 竭尽智慧。 ▶ 《战国策‧赵策四》: “臣虽尽力竭智, 死不复见于王矣。” ▶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 “夫竭智附贤者, 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 必树伯迹。” ▶ 邹韬奋 《经历》五一: “竭智尽力, 求得这种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