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石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称“穿天节”。
古代 湖北 襄樊 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 “彩丝穿石节, 罗袜踏青期。”自注: “ 襄 邓 间旧俗, 正月二十二日, 仕女游河, 取小石通中者, 用彩丝穿之, 带以为祥。”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 襄阳 正月二十一日, 谓之‘穿天节’。 云 交甫 解佩之日。 郡中移会 汉水 之滨, 倾城自 万山 泛彩舟而下。 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 以色丝贯之, 悬挂于首, 以为得子之祥。”
- 穿 chuān ㄔㄨㄢˉ1)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
- 石 shí ㄕˊ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节 (節)jié ㄐㄧㄝˊ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 山溜穿石 shān liù chuān shí 【解释】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拼音码】slcs
- 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示例】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拼音码】dscs【用法】兼语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坚持就是胜利【英文】drops of water wears holes in stone
- 穿破 1. 穿通。 ▶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 “翠浪舞翻红罢亚, 白云穿破碧玲珑。” 2. 戳穿;败露。 ▶ 郭沫若 《塔‧万引》: “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呢!万一穿破了, 怎么见人?前科犯都要推在你的身上, 这怎么偿还得清?”
- 穿着讲究 chuānzhuó jiǎngjiū[sharp] 穿着打扮注重式样和质料
- 穿秉 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学规》: “凡行罚之际, 学官穿秉序立堂上。”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月》: “太史官穿秉奏曰: ‘秋来。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 “知贡举等官于厅前备香案, 穿秉而拜, 诸士人皆答拜。”
- 穿着打扮 穿着打扮拼音:chuān zhe dǎ bàn 注音:ㄔㄨㄢ ㄓㄜ ㄉㄚˇ ㄅㄢˋ 词语解释◎ 穿着打扮 chuānzhuó-dǎbàn[dress] 穿戴的服饰形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身份和素养
- 穿穴 1. 穿越;通过。 ▶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 “少攻歌诗, 欲与造物者争柄, 遇事辄变化, 不一其体裁。 始则凌轹波涛, 穿穴险固, 囚锁惟异, 破碎阵敌, 卒造平澹而后已。” ▶ 清 刘大櫆 《<叶书山时文>序》: “然其穿穴险隘, 绘摹情状, 虽昔之专笃纯一, 老其材于斯者, 或无以过焉。” 2. 犹钻研。 ▶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 “公礼 姚承庵 以为大师, 其说时与 朱文公 相出入。 学者始知穿穴经旨, 以求自得。” ▶ 清 《今世说‧德行》: “读书穿穴经传, 落笔为诗歌古文, 衮衮不能自休。” 3. 犹穿凿。 牵强附会的意思。 ▶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 “读书穷理, 须认正意, 切忌如此缘文生义。 附会穿穴, 只好做时文, 不是讲学也。” ▶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杜集五》: “凡 老杜 之诗, 虽有为而发者为多, 然亦不必每首穿穴太过。”
- 穿着 chuānzhuó衣着;装束:~朴素ㄧ~入时ㄧ讲究~。
- 穿穴踰墙 1 穿穴踰墙(穿穴踰牆)1.1 词语解释1.2 成语解释1.3 引用及链接 穿穴踰墙(穿穴踰牆)拼音:chuān xué yú qiáng 注音:ㄔㄨㄢ ㄒㄩㄝˊ ㄧㄩˊ ㄑㄧㄤˊ 词语解释指偷窃行为。 明 杨慎 《<易·说卦>“坎为盗”》:“坎之为卦,外阴柔而内刚狠,有穿穴踰墙乘墉伏莽之状也。”参见“ 穿窬 ”。 成语解释穿穴踰墙(穿穴踰牆)【解释】:指偷窃行为。 明 杨慎 《<易·说卦>“坎为盗”》:“坎之爲卦,外陰柔而内剛狠,有穿穴踰牆乘墉伏莽之狀也。”参见“ 穿窬 ”。
- 穿甲弹 chuānjiǎdàn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等外部钢板的炮弹和枪弹。
- 穿穴逾墙 指偷窃行为。
- 穿漏 1. 破败有漏孔。 ▶ 《南齐书‧刘瓛传》: “瓦屋数间, 上皆穿漏。” 2. 指破漏之屋。 ▶ 清 吴伟业 《直溪吏》诗: “穿漏四五间, 中已无窗几。” 3. 穿透。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日光穿漏, 波伏不兴。” ▶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 “曈曈上初日, 深樾炯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