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冤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空头冤家
基本解释:指没来由的冤家对头。
- 对头冤家 duì tóu yuān jiā 【解释】指仇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示例】管桦《魏家女人》:“这个后老婆子硬说她是木命人,金花是金命,金克木,他们娘俩是~。”【拼音码】dty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 冤家 yuān jia①仇人:~对头。②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旧时戏曲或民歌中多用来称情人)。◆ 冤家yuān jia①仇人:~对头。②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旧时戏曲或民歌中多用来称情人)。
- 俏冤家 1. 对所爱者、情人的昵称。 多见于元曲。 ▶ 元 关汉卿 《一半儿‧题情》曲: “骂你个俏冤家, 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2. 熏猪耳的别称。 ▶ 清 褚人获 《坚瓠四集‧俏冤家》: “《亦巢偶记》: 俗呼薰猪耳为俏冤家, 不知何所取意, 里巷至今传之。”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市井食单》: “猪耳朵, 名曰‘俏冤家’, 猪大肠, 名曰‘佛扒墙’, 皆 苏 人市井食单名也。”
- 小冤家 1. 年轻情人间的昵称。 2. 埋怨和责骂自己孩子时的话。 ▶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摺: “哎, 你个小冤家……怎生转回头就不知个踪影!”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第八节: “ 李玉英 用围裙擦着手, 说: ‘小冤家!看我揭你们的皮!’”
- 打冤家 旧时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称为报冤仇而发生的械斗。 ▶ 《中国歌谣资料‧苗歌一》: “月下蹋歌头上花, 插柳避人为爱他。 固麦呵交寻常事, 我郎不怕打冤家。”原注: “固麦, 吃饭;呵交, 饮酒。”
- 死冤家 对情人的昵称。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几时是黑, 得见那死冤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短命的死冤家, 甚不怕神天折?一自别来整一年, 为个甚音书断绝?”
- 弄空头 弄虚作假, 耍花招。 ▶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你把老娘当做什么样人, 敢来弄空头, 坏我的女儿!”
- 空头事 谓没事招揽的事。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 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
- 空头情 虚假的情意。 ▶ 《红楼梦》第二二回: “ 贾琏 笑道: ‘罢, 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 就够了。 ’”
- 空头敕 即空名告身。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九: “ 魏公 坐政事堂, 以头子勾 任守忠 者, 立庭下, 数之曰: ‘汝罪当死!责 蕲州 团练副使, 蕲州 安置。 ’取空头敕填之, 差使臣即日押行。”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其时将帅专征的, 都带有空头敕, 遇有地方人才, 听凭填敕委用。”参见“ 空名告身 ”。
- 空头汉 犹笨蛋。 ▶ 《北史‧斛律金传》: “ 金 曾遣人献食, 中书舍人 李若 误奏, 云 金 自来……帝骂 若 云: ‘空头汉合杀!’亦不加罪。”
- 空头祸 没来由引出的祸事。 ▶ 《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你何苦惹这空头祸!敢是有仇么?”
- 空头话 内容空洞或不能实现的话;闲话。 ▶ 明 李贽 《四书评‧中庸》: “故知大圣大贤, 决不作空头话也。” ▶ 《西游记》第十五回: “不当人子!莫说这空头话!快起来, 莫误了走路。”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 贾清夫 遇着公子, 原自满面堆下笑来。 及至到他家里坐着, 只是泡些好清茶来请他评品些茶味, 说些空头话。”
- 轧空头 见“ 轧空 ”。
- 冤家对头 仇人,仇敌。
- 冤家路狭 见“冤家路窄”。
- 冤家路窄 yuān jiā lù zhǎi 【解释】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拼音码】yjlz【灯谜面】蔺相如回车避廉颇独木桥上遇仇人【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英文】one can't avoid one's enemy
- 夙世冤家 亦作“夙世冤业”。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 尺二冤家 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 欢喜冤家 huān xǐ yuān jiā 【解释】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出处】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冤家。”【拼音码】hxyj【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 空头交易 kōngtóu jiāoyì[short] 售出卖主并不实际具有的货物、抵押品、外汇的一种交易空头交易合同
- 空头人情 kōngtóu rénqíng[false display of affection;hypocritical show of friendship] 虚假的情意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人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红楼梦》
- 空头告身 即空名告身。 ▶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 令公 捧出告身一道, 请 申徒泰 为参谋之职。 原来那时做镇使的, 都请得有空头告身, 但是军中合用官员, 随他填写取用, 然后奏闻朝廷, 无有不依。”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奉征高丽》: “这空头告身, 许你选用人才, 竟拜官职, 然后奏闻。”参见“ 空名告身 ”。
- 空头宣敕 即空名告身。 ▶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楔子: “就与他五百面金字牌, 五百道空头宣敕, 加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参见“ 空名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