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甲如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积甲山齐”。
- 积 (積)jī ㄐㄧˉ1)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
- 甲 jiǎ ㄐㄧㄚˇ1)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
- 如 rú ㄖㄨˊ1)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像,相似,同什么一...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积甲山齐 jī jiǎ shān qí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拼音码】jjsq【用法】补充式;作宾语、定语;指数量很多
- 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释】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示例】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拼音码】jl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军事
- 军令如山倒 谓军事命令必须立即执行, 不能延误。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四: “ 盛清明 站起身来, 立一个正, 玩笑地说: ‘军令如山倒, 卑职马上去执行。 ’”
- 军令重如山 见“ 军令如山 ”。
- 号令如山 hào lìng rú shān 【解释】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出处】《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拼音码】hl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 堆积如山 duī jī rú shān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示例】福王仓中的粮食~,朽得不能再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拼音码】djrs【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多【英文】lie in a heap
- 堆集如山 duījí-rúshān(1)[lie in a heap;pile up like a mountain] 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2)亦作“堆积如山”
- 如山压卵 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
- 恩德如山 ēn dé rú shān 【解释】比喻恩德极为深生。【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求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拼音码】edrs
-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拼音码】ez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感激词【英文】deep favor
- 执法如山 zhí fǎ rú shān 【解释】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示例】这位法官一贯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拼音码】zfrs【灯谜面】诸葛亮斩马谡【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英文】enforce the law strickly
- 气涌如山 qì yǒng rú shān 【解释】形容恼怒到极点。【出处】《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拼音码】qy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 罪恶如山 形容罪恶极多且重,犹如山积。
- 退如山移 tuì rú shān yí 【解释】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出处】《吴子·应变》:“守以强弩,退如山移。”【拼音码】trsy
- 铁案如山 tiě àn rú shān 【解释】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示例】这个坏分子,罪行累累,~,不容抵赖。【拼音码】ta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英文】be borne out by ironclad evidence
- 铁证如山 tiě zhèng rú shān 【解释】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示例】这个坏分子,罪行累累,~,不容抵赖。【拼音码】tzrs【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积生 前世;往世。 ▶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佑侍中黄籙斋词》: “或往世之尤违未解, 或积生之冤债未祛, 有一于斯, 皆宜忏涤。” ▶ 前蜀 杜光庭 《洋州令公宗夔宅陈国夫人某氏拜章设九曜词》: “伏惟至真悯佑, 众圣垂恩, 赦往岁之罪瑕, 解积生之冤债。”
- 积留 累积滞留。 ▶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 “又射工虫, 冬天蛰于山谷间, 大雪时索之, 此虫所在, 其雪不积留, 气起加灼蒸。”
- 积甃 层叠的井壁。 ▶ 唐 韩愈 《南山》诗: “力虽能排斡, 雷电怯呵诟。 攀缘脱手足, 蹭蹬抵积甃。”
- 积畜 积聚, 贮存。 亦指积聚之物。 ▶ 《旧唐书‧马周传》: “自古以来, 国之兴亡, 不由积畜多少, 唯在百姓苦乐。” ▶ 《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承钧》: “ 继顒 能讲《华严经》, 四方供施, 多积畜以佐国用。”
- 积理 1. 接连不断。 ▶ 《梁书‧贺琛传》: “今大邦大县, 舟舸衔命者, 非惟十数;复穷幽之乡, 极远之邑, 亦皆必至。 每有一使, 属所搔扰;况复烦扰积理, 深为民害。” 2. 精深的道理。 ▶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 “天下学文者, 能近 昌黎 , 何至胸无积理, 积理者, 文之质也;因声而求气者, 文之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