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个人的言论。
▶ 《韩非子‧诡使》: “上无其道, 则智者有私词, 贤者有私意。”
- 私 sī ㄙˉ1)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
- 词 (詞)cí ㄘˊ1)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
- 私试 唐 宋 时聚集进士定期举行的临时考试。 多与“公试”相对。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群居而赋, 谓之私试。” ▶ 宋 赵升 《朝野类要‧举业》: “私试: 每月试一场。 凡满季计三场, 谓孟月本经、仲月论、季月策。 并锁试于前廊, 以学官主文考校, 唯公试之月免。”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若公试, 固不敢, 今乃私试, 恐无害。”
- 私诉 sīsù[private prosecution] 自诉
- 私诚 内心的诚意。 ▶ 唐 元稹 《莺莺传》: “鄙昔中表相因, 或同宴处。 婢仆见诱, 遂致私诚。 儿女之心, 不能自固。”
- 私诃条国 亦作“私诃国”。 古国名。 梵语Simhadvipa或巴利语音译, 今 斯里兰卡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 安息国 去 私诃国 二万里, 国土临海上, 即《汉书》 天竺 安息国 也。”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 私诃条国 金辽山 寺中有石鼍。”
- 私话 sīhuà不让外人知道的话:这是咱们的~,你别往外说。
- 私诃国 见“ 私诃条国 ”。
- 私语 sīyǔ①低声说话:窃窃~。②私下说的话。
- 私访 sīfǎng指官吏等隐瞒身份到民间调查:微服~。
- 私说 私人的见解。 ▶ 《管子‧任法》: “是以私说日益, 而公法日损, 国之不治, 从此产矣。”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上以谦虚为贤, 下以傲诞为高, 于是私说遂胜而朝廷轻矣。”
- 私设公堂 指非法拘捕、审判、监禁他人, 施行刑讯逼供, 甚至残害人的身体和生命的活动。 ▶ 老舍 《神拳》第三幕: “你这么私设公堂随便杀人, 恐怕不大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