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淑艾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 《孟子‧尽心上》: “ 孟子 曰: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 朱熹 集注: “人或不能及门受业, 但闻君子之道于人, 而窃以善治其身。”
▶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臣闻朝廷开学校, 建儒官, 公教育于上;士子辟家塾, 隆师友, 私淑艾于下, 自古而然矣。”
▶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中正》: “‘以能问不能, 以多问寡, 私淑艾以教人, 隐而未见之仁也。 ’私淑艾, 谓取人之善以自淑, 非以教人, 而所以奖进愚不肖者, 则教行乎其间矣。”
- 私淑 sīshū〈书〉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其学术并尊之为师:~弟子(未亲自受业...
- 艾 ài ㄞˋ1)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子。~...
- 淑艾 1. 拾取。 引申为得益。 淑, 通“ 叔 ”。 ▶ 《孟子‧尽心上》: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 焦循 正义: “私淑艾者, 即私拾取也……未得为 孔子 之徒, 而拾取于相传之人, 故为私。” 2. 指受教于人, 或教诲他人, 使在学问上得益。 ▶ 清 钱谦益 《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 “乡人士之淑艾于 白君 者, 皆 荆川 之遗也。” ▶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 “日月逾迈, 老将至而髦及, 无以昌明先生淑艾之教。 譬诸萤火熠熠, 欲流照于须弥之顶, 亦自愧其微末已矣。”
- 私淑 sīshū〈书〉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其学术并尊之为师:~弟子(未亲自受业的弟子)。
- 私溺 偏爱。 ▶ 《后汉书‧皇后纪序》: “内无出阃之言, 权无私溺之授, 可谓矫其敝矣。” ▶ 《文选‧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夫崇恩偏授, 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 必广投贤之路。” ▶ 吕向 注: “言崇旧恩偏授其任, 则易开没溺私情之失。” ▶ 《北史‧后妃传序》: “宫闱有贯鱼之美, 戚里无私溺之尤, 可谓得君人之体也。”
- 私火 指民间日常生活用火。 ▶ 《周礼‧夏官‧序官》“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 “爟为私火。” ▶ 贾公彦 疏: “民间理爨之火为私火。 亦如 后郑 为‘热火’也。”
- 私烛 犹私照。 ▶ 《吕氏春秋‧去私》: “天无私覆也, 地无私载也, 日月无私烛也, 四时无私行也。”
- 私润 个人的好处。 ▶ 《北史‧赫连子悦传》: “ 悦 答云: ‘所言因民疾苦, 不敢以私润负心。 ’”
- 私煎 私自煎制。 ▶ 清 魏源 《筹海篇》四: “其东 印度 种鸦片之地, 皆官地, 如 中国 盐场置官收税, 不得私煎。”
- 私活 sīhuó(~儿)公务人员、集体成员所做的与公务或集体无关的活儿:干~│揽~。
- 私照 犹偏照。 ▶ 《礼记‧孔子闲居》: “ 孔子 曰: ‘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 ’”
- 私注 私自注释。 ▶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或劝 綖 ( 章綖 )用药除字, 綖 曰: ‘面已文矣, 终不齿于缙绅, 止欲注其下曰: 太师错。 ’或调之曰: ‘若注且须闻官, 慎勿私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