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风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ǐ lì fēng jié
【解释】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拼音码】dlfj
- 砥砺 dǐlì〈书〉①磨刀石。②磨炼:~风节ㄧ~革命意志。③勉励:互相~。
- 风节 风骨节操。 ▶ 《三国志‧魏志‧王淩毌丘俭等...
- 风节 风骨节操。 ▶ 《三国志‧魏志‧王淩毌丘俭等传论》: “ 王淩 风节格尚, 毌丘俭 才识拔干。” ▶ 宋 苏轼 《哭刁景纯》诗: “文章馀 正始 , 风节贯华皓。” ▶ 明 归有光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 赵先生 独申大义, 至廷骂阿党, 风节凛然。”
- 砥砺名号 亦作“砥厉名号”。谓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 砥砺名节 dǐ lì míng jié 【解释】砥砺磨炼,立名立节【出处】《晋书·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示例】明·刘元卿《贤奕编·廉淡》:“吾辈读圣贤书,论居官治民之法,孰不欲~哉。”【拼音码】dlmj【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 砥砺廉隅 见“砥厉廉隅”。
- 磨砻砥砺 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 砥磨 1. 在磨石上磨。 ▶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 “砥磨 周 钺, 水淬 郑 刀。” 2. 砥砺, 磨练。 ▶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 “会郡中 卢生 、 范生 皆传修炼之术, 委质相资, 因砥磨以致用。”
- 砥绥 得以安定。 ▶ 《书‧盘庚上》: “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绍复先王之大业, 砥绥四方。” ▶ 孔颖达 疏: “继复先王之大业, 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
- 砥砺清节 砥砺清节 基本解释:磨炼自己,以保持清廉名节。
- 砥绩 致功, 取得功绩。 ▶ 《书‧禹贡》: “ 覃怀 砥绩, 至于 衡漳 。”砥, 一本作“ 底 ”。 ▶ 《后汉书‧章帝纪》: “追惟先帝勤人之德, 砥绩远图, 复 禹 弘业, 圣迹滂流, 至于海表。” ▶ 王闓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 “明年莅本官, 五载砥绩。”
- 砥砺德行 砥砺德行 基本解释: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 砥节 砥砺气节。 ▶ 《晋书‧阮种传》: “贤臣之于主, 进则忠国爱人, 退则砥节洁志。” ▶ 《旧唐书‧韦安石传》: “故为善者虽存不贵仕, 而没有馀名, 此贤达所以砥节也。” ▶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 “懦夫每生, 名不称于没世;烈士砥节, 死有重于 泰山 。” ▶ 《资治通鉴‧汉成帝河平二年》: “﹝ 王尊 ﹞修身洁己, 砥节首公。” ▶ 明 文徵明 《太傅文恪公传》: “盖公入朝至是三十年, 砥节履方, 不少骫骳。” ▶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 “朝政肃, 则刑馀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 则士大夫亦多贪纵。”
- 砥节励行 砥砺操守和品行。
- 砥砺名行 砥砺名行 基本解释: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