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石柱法
基本解释:即“汉穆拉比法典”(539页)。
- 石柱 石华表。 亦泛指石头柱子。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粉水》: “ 粉水 旁有 文将军 冢墓, 隧前有石虎、石柱, 甚修丽。”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羊虎》: “然则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 自 汉 代而有之矣。” ▶ 元 大欣 《次韵马昂夫总管饮仙桥》: “烂柯旧事凭谁问, 石柱题诗薜荔生。” ▶ 刘海粟 《斗兽场》: “从并列的环门的巧妙, 雕刻的石柱的遗迹, 还可以推想那可容一千六百人共浴的光景。”
- 蜻蜓撼石柱 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解释】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拼音码】qthz
- 石栈 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元 马祖常 《海子桥》诗: “石栈通星汉, 银河落水渠。” ▶ 陈去病 《泰山绝顶登封处题壁》诗: “石栈千寻迥, 汶 流一线长。”
- 石栏 见“ 石阑干 ”。
- 石柟 石柟拼音:shí nán 注音:ㄕㄧˊ ㄣㄢˊ 词语解释亦作“ 石枏 ”。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三色石柟花, 衡山 石柟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臺高二寻,其上正平,可罗坐十餘人,旁植梅、檜、竹、柏、石枏甚众。”参见“ 石南 ”。
- 石栏干 珊瑚树的一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石栏干生大海底, 高尺馀, 有根, 茎上有孔如物点, 渔人网罥取之。 初出水正红色, 见风渐渐青色。”
- 石染 用朱砂、矾石等矿物作的染料。 亦指用这类染料染衣服。 ▶ 《周礼‧天官‧染人》“夏纁玄” 汉 郑玄 注: “玄纁者天地之色, 以为祭服。 石染当及盛暑, 热润, 始湛研之, 三月而后可用。” ▶ 孙诒让 正义: “凡染用草木者, 谓之草染, 祭服所不用。 祭服纁玄, 染必以石, 谓之石染。”
- 石栗 一种山栗。 ▶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 广州 无栗, 惟 勤州 山中有石栗, 一年方熟, 皮厚而肉少, 味似胡桃仁。 熟时, 或为群鹦鹉啄食略尽, 只此石栗亦甚稀少。”
- 石柏 一种珊瑚。 状似柏, 故名。 ▶ 《宋书‧符瑞志下》: “ 明帝泰始 二年五月甲寅, 赬中 获石柏, 长三尺二寸。”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金石》: “石柏生海中, 一干极细, 上有一叶, 宛是侧柏, 扶疏无少异, 根所附著如乌药, 大抵皆化为石矣。”
- 石根 岩石的底部;山脚。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水中有孤石, 挺出其下, 澄潭时有见此石根, 如竹根而黄色, 见者多凶, 相与号为承受石。” ▶ 唐 杜甫 《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诗: “石根青枫林, 猿鸟聚俦侣。” ▶ 宋 王安石 《竹里》诗: “竹里编茅倚石根, 竹茎疏处见前村。”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江东岸石根, 上覆中空, 已为幻矣。”
- 石架阁 游戏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制笔架起的名称。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文具‧笔架》: “《文房图赞》: 石架阁 , 名 卓 , 字 汝格 , 号 小山真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