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钞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宋 代政府规定盐商凭钞运销食盐的制度。 由政府发行盐钞, 令商人付现, 按钱领券。 发券多少, 视盐场产量而定。 券中载明盐量及价格, 商人持券至产地交验, 领盐运销。
▶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 “﹝ 张商英 ﹞于是大革弊事, 改 京 ( 蔡京 )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 复转般仓以罢直达, 行盐钞法以通商旅。”
- 盐钞 宋 代官府发给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后称盐引、盐票。  ...
- 盐钞 宋 代官府发给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后称盐引、盐票。 ▶ 《宋史‧食货志下三》: “七年, 中书议 陕西 盐钞, 出多虚钞, 而盐益轻。” ▶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 “都城受围, 太府盐钞无自得, 商贾不行。” ▶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 “东南旧法, 盐钞一席毋过三千五百, 西盐钞一席毋过二千五百, 尽买入官。”
- 钞法 见“ 钞引法 ”。
- 盐钻粱 谷名。 ▶ 晋 郭义恭 《广志》卷上: “盐钻粱粒如虮子, 魏文帝 以为粥。”
- 盐铁 1. 盐和铁。 亦指煮盐、冶铁之事。 ▶ 《管子‧山国轨》: “盐铁之厕, 足以立轨官。” ▶ 《史记‧平准书》: “于是以 东郭咸阳 、 孔仅 为大农丞, 领盐铁事。” ▶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 汉城 在 炭山 东南 滦河 上, 有盐铁之利, 乃 后魏 滑盐县 也。” 2. 见“ 盐铁使 ”。
- 盐醯 盐醯 基本解释:1.盐和醋。亦泛指调味品。
- 盐铁使 古代官名。 ▶ 唐 代中叶以后特置。 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 兼掌银铜铁锡的采冶。 为握有财权的重要官职。 ▶ 《新唐书‧食货志四》: “自兵起, 流庸未复, 税赋不足供费, 盐铁使 刘晏 以为因民所急而税之, 则国足用。”亦省称“ 盐铁 ”。 ▶ 《宋史‧职官志二》: “盐铁, 掌天下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之事, 以资邦国之用。”
- 盐醢 指盐和酱之类。 ▶ 唐 沈亚之 《上李谏议书》: “夫真伪杂鬻, 循户而唱, 祈其售者, 伪得十九焉。 是椒桂之质类而馨辛不为也;梅醯之质类而苦酸不为也;盐醢之质类而鹾咸不为也。”
- 盐铁印 掌管盐铁专卖权的印鉴。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 “ 孔纬 在中书, 朱全忠 并有数镇, 兵力强盛, 表请盐铁印, 诏下宰相议之。 ▶ 纬 力争不从, 谓其下邸吏曰: ‘ 朱公 若收盐铁印, 非兴兵不可。 ’ 全忠 寻止。”
- 盐酸 yánsuān无机化合物,化学式HCl。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含杂质时为淡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强酸。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石油、印染等工业。也叫氢氯酸。
- 盐铁官 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 ▶ 《史记‧平准书》: “﹝ 桑弘羊 ﹞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 分部主郡国, 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 《汉书‧食货志上》: “﹝ 元帝 ﹞二年, 齐 地饥, 谷石三百馀, 民多饿死, 琅邪郡 人相食。 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 北假 田官、常平仓可罢, 毋与民争利。” ▶ 《后汉书‧郑众传》: “是时 肃宗 议复盐铁官, 众 谏以为不可。”
- 盐酱口 指说不吉利的话有应验。 ▶ 《西游记》第六七回: “慌得那八九个老者, 战战兢兢道: ‘这和尚盐酱口, 说妖精, 妖精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