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白羽扇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特指古代军中主将用来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
       ▶ 《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裴启 《语林》: “ 诸葛武侯 与 宣王 ( 司马懿 )在 渭 滨将战, 武侯 乘素舆, 葛巾, 白羽扇, 指挥三军, 三军皆随其进止。”
       ▶ 《晋书‧陈敏传》: “ 敏 率万馀人将与 卓 ( 甘卓 )战, 未获济, 荣 ( 顾荣 )以白羽扇麾之, 敏 众溃散。”
       ▶ 南朝 梁简文帝 《赋得白羽扇》诗: “可怜白羽扇, 却暑复来氛;终无 顾庶子 ( 顾荣 ), 谁为一挥军。”
       ▶ 宋 陆游 《秋思》诗: “破虏谁持白羽扇, 从军曾拥绿沉枪。”
     
     2.  泛指白色的羽毛扇。
       ▶ 唐 李白 《夏日山中》诗: “嬾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 唐 孟郊 《塘下行》: “徒将白羽扇, 调妾木兰花。”
  • 白羽      1.  白色羽毛。   ...
  •     shàn ㄕㄢˋ1)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子。~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
  • 白羽      1.  白色羽毛。    ▶ 《孟子‧告子上》: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白羽虽白, 质以轻兮;白玉虽白, 空守贞兮。”    2.  借指白色的鸟。    ▶ 宋 沈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 “紫鳞惊跃起, 白羽倦飞还。”    3.  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 又称白旄。 亦泛指军旗。    ▶ 《吕氏春秋‧不苟》: “ 武王 左释白羽, 右释黄钺, 勉而自为系。”    ▶ 《书‧牧誓》作“白旄”。    ▶ 《孔子家语‧致思》: “ 子路 进曰: 由 愿得白羽若月, 赤羽若日, 锺鼓之音上震于天, 旍旗缤纷下蟠于地。    ▶ 由 当一队而敌之, 必也攘地千里, 搴旗执馘。”    ▶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 “今兹讨鲸鲵, 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 洞庭 罗三军。”    4.  指羽箭。    ▶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弯蕃弱, 满白羽, 射游枭, 栎蜚遽。”    ▶ 郭璞 注: “以白羽为箭, 故言白羽也。”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 “留我一白羽, 将以分符竹。”    ▶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 “逶迤一虎出马前, 白羽横穿更人立。”    5.  借指士兵。    ▶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诗: “君不见, 汉 家边将在边庭, 白羽三千出 井陉 。”    ▶ 唐 法振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诗: “白羽三千驻, 萧萧万里行。”    6.  指羽扇。    ▶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 “白羽摇如月, 青山断若云。”    ▶ 宋 周辉 《清波别志》卷上: “ 史君 开府未浃旬, 欲戴纶巾挥白羽。”    ▶ 明 沈采 《千金记‧游说》: “鼓旗扬, 白羽一挥同发矢, 黄龙三转倒拖枪, 倒拖枪。”    ▶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骥》诗之三: “可堪挥白羽, 安事践青蒲。”    7.  指羽书。 又名羽檄。 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插鸟羽示紧急, 故名。    ▶ 清 洪升 《长生殿‧侦报》: “爷爷呵, 莫待传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 “白羽, 羽檄, 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8.  古邑名。 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 。    ▶ 《春秋‧昭公十八年》: “冬, 许 迁于 白羽 。”    ▶ 杨伯峻 注: “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
  • 羽扇    yǔshàn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纶(guān)巾。◆ 羽扇yǔshàn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纶(guān)巾。
  • 大白羽    装有白羽毛的长箭。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 单雄信 ﹞尝与 秦王 卒相遇, 秦王 以大白羽射中刃, 火出。”
  • 白羽箭    尾部装置白翎的箭。    ▶ 《北史‧突厥传》: “﹝ 隋炀帝 ﹞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赐 射匮 , 因谓之曰: ‘此事宜速, 使急如箭也。 ’” 唐 李白 《北风行》: “中有一双白羽箭, 蜘蛛结网生尘埃。”
  • 白羽书生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 阳羡 许彦 于 绥安山 行, 遇一书生, 年十七八, 卧路侧, 云脚痛, 求寄鹅笼中。    ▶ 彦 以为戏言。 书生便入笼, 笼亦不更广, 书生亦不更小, 宛然与双鹅并坐, 鹅亦不惊。”后因以“白羽书生”为鹅的代称。    ▶ 唐 骆宾王 《上廉察史启》: “白羽书生, 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 将赛德于餐花。”
  • 纶巾羽扇    guān jīn yǔ shàn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拼音码】gjys【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 羽扇挥兵    《晋书‧顾荣传》载: 广陵 相 陈敏 反, 渡 江 据州, 荣 等潜谋起兵攻 敏 。    ▶ 荣 废桥敛舟于南岸, 敏 率万馀人出, 不获济, 荣 麾以羽扇, 其众溃散。 后因以“羽扇挥兵”为从容指挥、克敌制胜的典实。    ▶ 宋 吴文英 《瑶华‧戏虞宜兴》词: “秋风 采石 , 羽扇挥兵, 认紫骝飞跃。”亦作“ 羽扇挥军 ”。    ▶ 清 吴伟业 《送友人从军闽中》诗之二: “胡床对客招 虞奇 , 羽扇挥军逐 吕嘉 。”
  • 羽扇挥军    见“ 羽扇挥兵 ”。
  • 羽扇画水    指 东晋 吴猛 以白羽扇画水渡 江 的传说。    ▶ 《晋书‧艺术传‧吴猛》: “﹝ 吴猛 ﹞年四十, 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 因还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 以白羽扇画水而渡, 观者异之。”事亦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 羽扇纶巾    yǔ shàn guān jīn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拼音码】ysg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态度从容
  • 白翁    唐 诗人 白居易 自称。 后人亦以此称之。    ▶ 唐 白居易 《池上作》诗: “岂如 白翁 退老地, 树高竹密池塘深。”    ▶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或嗤 元郎 ( 元稹 )漫, 或訿 白翁 嗫。”
  • 白翎      1.  白色的羽毛。    ▶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 “有鸟有鸟, 从西北来。 丹脑火缀, 白翎雪开。”    2.  特指箭羽。    ▶ 唐 李贺 《长平箭头歌》: “白翎金簳雨中尽, 直馀三脊残狼牙。”    ▶ 王琦 汇解: “白翎, 箭羽。”    ▶ 昭槤 《啸亭杂录》引 清 吴嵩梁 《先礼烈王骹箭》诗: “白翎金干不可得, 此物摩挲存手泽。”    3.  借指飞雪。    ▶ 清 吴锡祺 《珍珠帘‧滦河大雪》词: “帐里琵琶翻旧曲, 滚不断, 白翎天半。”
  • 白羲    即白义。    ▶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 “[末白]有甚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白羲。”    ▶ 钱南扬 校注: “白羲, 见《穆天子传》……羲, 原作义。”参见“ 白义 ”。
  • 白翟      1.  见“ 白狄 ”。    2.  鸟名。 白雉类。    ▶ 《山海经‧西山经》: “又北二十里, 曰 盂山 ……其鸟多白雉、白翟。”    ▶ 郝懿行 笺疏: “雉、翟, 一物二种。”参见“ 白雉 ”。
  • 白羊酒    宋 时名酒之一。    ▶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初贡团茶及白羊酒, 惟现任两府方赐之。”
  • 白翠    即白雉。    ▶ 《山海经‧西山经》“其鸟多白雉、白翟” 晋 郭璞 注: “或作白翠。”    ▶ 郝懿行 笺疏: “雉、翟, 一物二种。    ▶ 《经》白翟当为白翠。”参见“ 白雉 ”。
  • 白羊车    以白羊曳引的车。 亦泛指轻便的车子。    ▶ 唐 李绅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诗: “闺信坐迟青玉案, 弄儿闲望白羊车。”
白羽扇是什么意思,白羽扇的中文解释,白羽扇是什麽意思白羽扇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