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iāngjiè
国家或地域的边界。
- 疆 jiāng ㄐㄧㄤˉ1)地域,领域,边界:~土。~宇(国土)。~界。~...
- 界 jiè ㄐㄧㄝˋ1)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
- 疆畎 亦作“疆甽”。 指田地, 垄亩沟渠。 ▶ 《书‧梓材》: “惟其陈修, 为厥疆畎。” ▶ 孔 传: “惟其陈列修治, 为其疆畔畎垄, 然后功成, 以喻教化。”
- 疆甽 见“ 疆畎 ”。
- 疆畔 1. 田界。 ▶ 《国语‧周语上》: “民用莫不震动, 恪恭于农, 修其疆畔, 日服其鎛, 不解于时。” ▶ 韦昭 注: “疆, 境也。 畔, 界也。” ▶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 “使农夫逸豫于疆畔, 女工吟咏于机杼, 固非 质 之能也。” 2. 引申为农田。 3. 边界;边境。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昔 隽不疑 汉 之名臣, 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况今处身疆畔, 豺狼交接, 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 4. 界限。 ▶ 宋 曾巩 《地动》诗: “吾闻元气判为二, 升降相辅非相伤。 今者无端越疆畔, 阴气焰焰侵于阳。”
- 疆理 1. 划分, 治理。 语本《诗‧小雅‧信南山》: “我疆我理, 南东其亩。” ▶ 毛 传: “疆, 画经界也;理, 分地理也。” ▶ 高亨 注: “疆, 划田界。” ▶ 《左传‧成公二年》: “先王疆理天下, 物土之宜, 而布其利。” ▶ 杜预 注: “疆, 界也;理, 正也。” ▶ 杨伯峻 注: “疆, 画分经界。 理, 分其地理。” ▶ 《宋书‧索虏传》: “夫王者之兵, 以义德相济, 非徒疆理土地, 恢广经略, 将以大庇苍生, 保全黎庶。” ▶ 宋 叶适 《取燕一》: “因时拯乱, 汤 武 之业也;疆理天下, 舜 禹 之政也。” 2. 境界;界限。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考地志, 山阳 、 廪丘 , 俱属 济阴 , 则 都关 无隶 山阳 理……而 京相 考地验城, 又并言在 廪丘 城南。 推此而论, 似地志之误矣, 或亦疆理参差所未详。” ▶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 “然 迁 之以天子为本纪, 诸侯为世家, 斯诚谠矣。 但区域既定, 而疆理不分, 遂令后之学者罕详其义。” ▶ 浦起龙 通释: “疆理, 犹言界画。” ▶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 “行政区域, 虽出于人为之计划, 但疆理一经确定, 甲乙皆为独立之个体, 土地、人民、主权即此个体必备之条件。” 3. 犹疆域。 ▶ 《隋书‧高祖纪下论》: “《职方》所载, 并入疆理, 《禹贡》所图, 咸受正朔。” ▶ 《元史‧刑法志一》: “及 世祖 平 宋 , 疆理混一。” ▶ 明 刘基 《<覆瓿集>序》: “泛扫腥膻, 廓清寰宇, 复先王之疆理, 开万世之太平。”
- 疆畛 地界;界限。 ▶ 《新唐书‧元载传》: “膏腴别墅, 疆畛相望, 且数十区。”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 “地广袤际, 西不见疆畛。”
- 疆潦 土质坚硬容易引起涝害的土地。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楚 蒍掩 为司马……辨京陵, 表淳卤, 数疆潦。” ▶ 杨伯峻 注: “疆当作强。 强潦谓土性刚硬, 受水则潦。”一说, 疆潦为在边境的水涝地。 ▶ 杜预 注: “疆界有流潦者, 计数减其租入。”
- 疆略 疆界;境界。 ▶ 清 方苞 《读二南》: “录此二诗, 而被化之先后, 疆略之广轮, 观感之浅深, 一一可辨矣。”
- 疆泽 界河。 ▶ 汉 阮瑀 《纪征赋》: “遂临 河 而就 济 兮, 瞻 禹 迹之茫茫。 距疆泽以潜流兮, 经 昆仑 之高冈。”
- 疆畮 疆畮拼音:jiāng mǔ 注音:ㄐㄧㄤ ㄇㄨˇ 词语解释境界和田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古者黄鐘、律歷、疆畮、冕服、圭璧、尊彝之属,皆取裁於尺,而 周 尺为準。”
- 疆毅 刚强坚毅。 疆, 通“ 强 ”。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希阳》: “ 希阳 行之于卒然, 而后人又循之为旧例也。 嗟乎!事虽小也, 吾固知其人为疆毅有识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