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略识之无是什么意思

发音:  
"略识之无"的近义词  
用"略识之无"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lüè shí zhī wú

    【解释】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拼音码】lszw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识字不多
  •     lvè ㄌㄩㄝˋ1)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简~。粗~。~微。~有所...
  •     (識)shí ㄕˊ1)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 之无      1.  之字与无字。   ...
  • 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解释】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拼音码】bszw【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 之无      1.  之字与无字。    ▶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 “仆始生六七月时, 乳母抱弄于书屏下, 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 仆虽口未能言, 心已默识。”    ▶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 “极知之无不足讶, 更恐洛诵难为功。”    2.  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 汝 有田舍翁, 家赀淆盛, 而累世不识之无。”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 “张曰‘我仅识之无耳, 乌能是?’道士笑曰: ‘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
  • 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解释】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示例】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高阳《清宫外史》上册)【拼音码】dzwk【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be worthy of
  • 悔之无及    huǐ zhī wú jí 【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示例】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矣。(《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拼音码】hzwj【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言之无物    yán zhī wú wù 【解释】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示例】写文章要有内容,切忌空话连篇,~。【拼音码】yzww【灯谜面】唯心论;缺货通知【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speech deviod of substance
  • 卑之无甚高论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解释】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出处】《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拼音码】bzwl【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指一般的看法,没有新意【英文】beneath discussion
  • 有过之无不及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解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示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格言·刻稿娶小》:“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拼音码】ygzw【灯谜面】留下买路钱【用法】复句式;作宾语;用于人、事物的比较
  •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亦作“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亦作“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  说话没有文采, 就传播不远。    ▶ 《孔子家语‧正论》: “ 孔子 闻之, 谓 子贡 曰: ‘《志》有之: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 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 “黼黻圣猷, 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 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今人徒知‘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而不知言之无物, 又何用文为乎?”
  •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见“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仲尼 曰: ‘《志》有之: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 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略语    lüèyǔ由词组紧缩而成的合成词,如:土改(土地改革)、扫盲(扫除文盲)、脱产(脱离生产)、节育(节制生育)、沧桑(沧海桑田)。
  • 略计    约略计算。    ▶ 《晋书‧文帝纪》: “帝将伐 蜀 , 乃谋众曰: ‘……略计取 吴 , 作战船, 通水道, 当用千馀万功, 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 ’”
  • 略诱    法律名词。 谓胁迫或拐骗妇女儿童。    ▶ 《清史稿‧刑法志一》: “﹝《新刑律草案》﹞《分则》三十六章: 曰关于帝室之罪……曰关于略诱及和诱之罪。”
  • 略见一斑    lüè jiàn yī bān 【解释】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示例】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拼音码】ljyb【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英文】catch a glimpse of
  • 略过    l[pass over] 有意不注意
  • 略要    犹概要。    ▶ 《汉书‧古今人表序》: “因兹以列九等之序, 究极经传, 继世相次, 总备古今之略要云。”
  • 略迹原心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 略行      1.  犹大节。    ▶ 《文子‧上义》: “今人君论其臣也, 不计其大功, 总其略行, 而求其小善, 则失贤之数也。”    2.  谓略举其要而予以施行。    ▶ 《孔子家语‧入官》: “故君子南向临官, 大域之中而公治之, 精智而略行之。”    ▶ 王肃 注: “以精知之, 略举其要而行之。”
  • 略迹原情    lüè jì yuán qíng 【解释】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出处】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示例】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许他一个烈字。(鲁迅《坟·我的节烈观》)【拼音码】ljyq【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加以原谅【英文】forget somebody's past error and forgive him
  • 略获      1.  俘获。    ▶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士卒伤病, 流曳道路, 或顿仆坑壑, 或见略获。”    2.  指游猎。    ▶ 《旧唐书‧宪宗纪上》: “﹝六年三月﹞乙卯, 畿内军镇牧放, 驸马贵族略获, 并不得带兵仗, 恐杂盗也。”
略识之无是什么意思,略识之无的中文解释,略識之無是什麽意思略识之无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