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留题诗文。
▶ 宋 苏轼 《游三游洞》诗: “山翁劝留句, 强为写槎牙。”
- 留 liú ㄌㄧㄡˊ1)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
- 句 jù ㄐㄩˋ1)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量...
- 留台 1. 指古代帝王因故离京, 奉命留守京师之官及其机构。 古称禁城为台城, 故名。 ▶ 唐 宋 时在陪都、行在所设留守之官, 《晋书‧惠帝纪》: “﹝ 张方 ﹞劫帝幸 长安 ……仆射 荀藩 、司隶 刘暾 、太常 郑球 、 河南 尹 周馥 与其遗官在 洛阳 , 为留台, 承制行事, 号为东西台焉。” ▶ 《晋书‧安帝纪》: “辛亥, 帝蒙尘于 浔阳 。 庚申, 刘裕 置留台, 具百官。” ▶ 《宣和遗事》后集: “是时朝廷所用 汪伯彦 、 黄潜善 初无远略, 东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台……所报皆道听涂说之言。” 2. 特指王朝迁都后, 留置于旧都之官署。 相当于留都。 ▶ 《魏书‧于烈传》: “及迁 洛阳 , 人情恋本, 多有异议。 ▶ 高祖 问 烈 曰: ‘卿意如何?’ 烈 曰……‘乐迁之与恋旧, 唯中半耳。 ’ 高祖 曰: ‘卿既不唱异, 即是同, 深感不言之益。 宜且还旧都, 以镇 代邑 。 ’敕留台庶政, 一相参委。”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 “留台多烽燧之虞, 列堠少藩篱之固。”参见“ 留守 ”、“ 留都 ”。 3. 指御史台。 ▶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 “本朝风纪出留台, 况复临轩御遣来。”
- 留取丹心照汗青 liúqǔ dānxīn zhào hànqīng[leave the loyalty to shine the history] 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古代用竹简著书。制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所以用“汗青”指代史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留司 唐 人称分司 东都 洛阳 者为留司。 ▶ 宋 因之。 ▶ 唐 高适 《同河南李少尹夜饮遂作春酒歌》: “前年持节将 楚 兵, 去年留司在 东京 , 今年复拜二千石, 盛夏五月西南行。” ▶ 刘开扬 笺注: “ 唐 人谓分司 东都 者为留司。” ▶ 唐 韩愈 《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 “﹝ 孝权 ﹞迁留司虞部员外郎。” ▶ 方崧卿 注: “谓分司 东都 也。” ▶ 宋 王禹偁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挽歌》之八: “曾拜四章辞相府, 又陈三表罢留司。”
- 留取 犹留存。 取, 语助词。 ▶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 “留取去思无限, 江蓠香满汀洲。” ▶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 “干戈尽戢文教崇, 人间此时鱼化龙。 留取 琼林 , 胜景无穷。” ▶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 “留取臂间长命缕, 算节过五日刚逾九, 重为我先生寿。”
- 留司格 唐 朝的一种法规。 ▶ 唐 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 “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 是“令”的补充。 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 ▶ 《旧唐书‧刑法志》: “﹝ 长孙无忌 等﹞共撰定律令格式, 旧制不便者, 皆随删改。 遂分格为两部: 曹司常务为‘留司格’, 天下所共者为‘散颁格’。”
- 留医 留医 基本解释:(病人)留在医院治疗;住院:由于病情严重,大夫坚持让病人~。
- 留吁 春秋 时北方部族 赤狄 的一支, 鲁宣公 十六年(公元前593年), 并于 晋国 。 地在今 山西省 屯留县 南。 ▶ 《春秋‧宣公十六年》: “ 晋 人灭 赤狄 甲氏 及 留吁 。” ▶ 杜预 注: “ 甲氏 、 留吁 , 赤狄 别种。”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东迳 屯 留 县 城南, 故 留吁国 也, 潞氏 之属。”
- 留动 静与动。 ▶ 《庄子‧天地》: “留动而生物, 物成生理, 谓之形。” ▶ 成玄英 疏: “留, 静也。 阳动阴静, 氤氲升降, 分布三才, 化生万物, 物得成就, 生理具足, 谓之形也。”一说留, 通“ 流 ”, 指变动转化。 ▶ 陆德明 释文: “留, 或作‘流’。” ▶ 陈鼓应 注引 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 “‘流动’是形容分化而生物过程中的活动情形。”
- 留后 1. 官职名。 犹留守、留台。 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 ▶ 《北齐书‧鲜宇世荣传》: “﹝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晋阳 , 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仆射事, 贰右 北平王 北宫留后。” ▶ 《北史‧齐北平王贞传》: “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 帝行幸, 总留台事。 积年, 后主以 贞 长大, 渐忌之……令 冯士干 劾, 系 贞 于狱, 夺其留后权。”参见“ 留守 ”、“ 留台 ”。 2. 官职名。 ▶ 唐 中叶后, 藩镇坐大, 节度使遇有事故, 往往以其子侄或亲信将吏代行职务, 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 亦有叛将推翻统师, 自称留后, 而后由朝廷补行正式任命者。 ▶ 《新唐书‧兵志》: “兵骄则逐帅, 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 或取舍由于士卒, 往往自择将吏, 号为‘留后’, 以邀命于朝。” ▶ 《旧唐书‧裴度传》: “节度副使 王智兴 自 河北 行营率师还, 逐节度使 崔群 , 自称留后。” 3. 北宋 以后, 名渐废。 惟诗文中仍以指称拥兵抗上的权臣。 ▶ 柳亚子 《诸将》诗之三: “却怜代将纷纭日, 留后居然节度风。”
- 留务 1. 继续担任职务。 ▶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 “臣仲春之末, 旧患渐加, 双足颇蹇, 四支不利……安可率此留务, 溷兹恒典。” 2. 指留守、留台等所掌的政务。 ▶ 《宋史‧吕端传》: “王地处亲贤, 当表率扈从。 今主留务, 非所宜也。” ▶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机务序》: “ 李公 之品地在玉铉大斗之间, 当宁深知之, 固将参预密勿, 在帝左右, 留务之简, 特以为传遽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