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釜雷鸣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wǎ fǔ léi míng
【解释】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出处】《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拼音码】wflm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mediocre people are in power
- 瓦釜 1. 陶制的炊器。  ...
- 雷鸣 léimíng①打雷:~电闪。②像打雷那么响(多用于掌声):掌声~。
- 瓦釜 1. 陶制的炊器。 ▶ 《墨子‧号令》: “葆宫之墙必三重, 墙之垣, 守者皆累瓦釜墙上。” ▶ 岑仲勉 注: “今世乡间防偷盗爬越墙上, 常嵌瓦砾碎片以防阻之, 亦有置盆、瓮者, 即本文之‘累瓦釜墙上’也。” ▶ 《后汉书‧礼仪志下》: “瓦灶二, 瓦釜二。” ▶ 宋 戴复古 《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诗: “地炉烧榾柮, 瓦釜煮犁祈。” 2. 古代用作简单的乐器。 后以指粗俗的音乐或平庸的事物。 ▶ 唐 柳宗元 《代人进瓷器状》: “且无瓦釜之鸣, 是称土硎之德。” ▶ 明 袁宏道 《虎丘游记》: “﹝唱者﹞竞以歌喉相斗, 雅俗既陈, 妍媸自别……已而明月浮空, 石光如练, 一切瓦釜, 寂然停声。”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 “大器晚成, 瓦釜以久。” ▶ 刘半农 《瓦釜集‧自叙》: “集名叫做‘瓦釜’, 是因为我觉得 中国 的‘黄钟’, 实在太多了。”参见“ 瓦釜雷鸣 ”。
- 黄钟瓦釜 见“黄锺瓦缶”。
- 瓦鉒 亦作“瓦注”。 《淮南子‧说林训》: “以瓦鉒者全, 以金鉒者跋, 以玉鉒者发。”参见“ 瓦注 ”。
- 瓦钵 陶制的容器, 似盆而较小。 ▶ 《周书‧儒林传‧卢光》: “令 光 于桑门立处造浮图, 掘基一丈, 得瓦钵、锡杖各一。”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摺: “止不过瓦钵内斟村酿, 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还有一个大瓦钵, 满满的盛着一钵切碎的西瓜皮。”
- 瓦里 辽 代官署名。 宫帐、部族皆设之。 宗室、外戚、大臣犯罪者, 家属皆没入于此。 ▶ 《辽史‧营卫志上》: “凡州三十八, 县十, 提辖司四十一, 石烈二十三, 瓦里七十四。” ▶ 《辽史‧百官志一》: “其后内族、外戚及世官之家犯罪者, 皆没入瓦里。”
- 瓦铛 陶制炊器。 ▶ 明 李东阳 《成国内弟忆陶鼎诗次韵》之一: “朝回闭户无佳客, 独对陶家老瓦铛。”
- 瓦部首所有汉字 查找部首“瓦”,找到 50 个字,点击要查看的汉字,显示解释!笔划汉字拼音笔划汉字拼音4瓦wà,wǎ,6瓧shíwǎ,7瓩qiɑnwǎ,7瓨xiáng,8瓯ōu,8瓮wèng,8瓪bǎn,8瓭dǎn,8瓬fǎng,8瓰fēnwǎ,8瓱máowǎ,8瓫pén,8瓲ki ro ton,9瓴líng,9瓳hú,9瓵yí,10瓷cí,10瓶píng,10瓸bǎi wǎ,11瓻chī,11瓺cháng,11瓹juàn,11瓼lǐwǎ,12瓿bù,12瓽dàng,12瓾wā,12甁píng,12甀zhuì,13甄zhēn,13甃zhòu,13甆cí,13甂biān,13甅li wɑ,14甍méng,14甈qì,14甉xián,14甇yīng,15甎zhuān,15甌ōu,15甋dì,15甊lǒu,16甏bèng,16甑zèng,16甐lìn,16甒wǔ,17甔dān,17甓pì,17甕wèng,18甖yīng,20甗yǎn,
- 瓦铫 陶制的烹煮器。 ▶ 清 陈维崧 《倾杯乐‧品茶》词: “靠幽廊, 支瓦铫, 细商茶事。” ▶ 清 潘耒 《天柱峰僧饷黄独》诗: “黄独分来瓦铫边, 香于紫芋大于拳。”
- 瓦豆 古代陶制的一种礼器。 ▶ 《仪礼‧少牢馈食礼》: “上佐食羞胾, 两瓦豆。” ▶ 《诗‧大雅‧生民》“于豆于豋” 汉 郑玄 笺: “祀天用瓦豆, 陶器质也。”
- 瓦镫 见“ 瓦灯 ”。
- 瓦解星散 1 瓦解星散1.1 词语解释1.2 成语解释1.3 引用及链接 瓦解星散拼音:wǎ jiě xīng sàn 注音:ㄨㄚˇ ㄐㄧㄝ ˇ ㄒㄧㄥ ㄙㄢˋ 词语解释◎ 瓦解星散 wǎjiě-xīngsàn[crumbling] 如瓦破碎,如星离散。比喻人心涣散,临危之时纷纷离去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宋· 司马光《义勇第五札子》 成语解释瓦解星散【拼音】:wǎ jiě xīng sàn【解释】:像瓦片破裂,像星星飞散。比喻家人离散,各奔东西。亦作“瓦解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