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èsè
①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
②形容颤抖:~发抖。
- 瑟 sè ㄙㄜˋ1)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
- 冷瑟瑟 形容冷得使人有些颤抖。 ▶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 江泰 忽然搓顿着两只脚, 冷瑟瑟的。”
- 瑟瑟尘 茶名。 ▶ 唐 崔道融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诗之一: “瑟瑟香尘瑟瑟泉, 惊风骤雨起炉烟。” ▶ 宋 林逋 《茶》诗: “石辗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 建溪 春。” ▶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 “茶之所产, 六经载之详矣, 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须、鹊舌、蟹眼、瑟瑟尘、霏霏霭及鼓浪涌泉。”
- 瑟瑟幕 碧色帷幕。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又有瑟瑟幕, 纹布巾, 火蚕绵, 九玉钗, 其幕色如瑟瑟……轻明虚薄, 无以为比, 向空张之, 则疏朗之纹, 如碧丝之贯真珠。” ▶ 《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 “将行, 命县君 高师姑 预贮紫绡帐……神丝绣被, 瑟瑟幕。”
- 瑟瑟枕 碧玉制的枕头。 ▶ 《新唐书‧卢简辞传》: “ 卢昂 坐赃, 简辞 穷按, 乃得金床, 瑟瑟枕大如斗。 ▶ 敬宗 曰: ‘禁中无此, 昂 为吏可知矣。 ’”
- 抖抖瑟瑟 颤抖貌。 ▶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 “这个弯腰曲背, 抖抖瑟瑟的形象, 我觉得含有无量的哀酸。”
- 瑟瑟缩缩 形容畏缩, 不大胆。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 弥轩 望了他一眼, 他就瑟瑟缩缩的出去了。” ▶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四: “一个年轻的女人, 也瑟瑟缩缩的走过来, 怯生生的小声说: ‘三叔, 到咱屋里去坐吧。 ’”参见“ 瑟缩 ”。
- 瑟琴 1. 瑟与琴。 ▶ 《诗‧小雅‧鹿鸣》: “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 晋 成公绥 《啸赋》: “清激切于竽笙, 优润和于瑟琴。” ▶ 《宋书‧乐志二》: “庭列宫县, 陛罗瑟琴。” ▶ 元 张昱 《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诗: “明年不待梧桐雨, 来听高堂鼓瑟琴。” 2. 琴瑟之音和谐, 因以喻和合友好。 ▶ 《诗‧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 “子之友悌, 和如瑟琴。” 3. 指夫妻和好。 ▶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 “虽未通币帛之仪, 料必作瑟琴之眷。”
- 瑟然 1. 洁净、明亮貌。 ▶ 唐 刘禹锡 《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 “帝曰汝器, 黄流瑟然;可为大僚, 左右化源。” ▶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 “趁朝暾之瑟然, 偷守兵之微睡。” 2. 寒凉貌。 ▶ 唐 刘禹锡 《闻新蝉见赠》诗: “瑟然引秋气, 芳草日夜黄。”
- 瑟汩 水流声。 ▶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溪赋》: “潭结绿而澄清, 濑扬白而载华, 飞急声之瑟汩, 散轻文之涟罗。” ▶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 “瑟汩泻长淀, 潺湲赴两岐。” ▶ 清 黄景仁 《月夜渡采石》诗: “万响俱寂寥, 微波偶瑟汩。”
- 瑟歌 《论语‧阳货》: “ 孺悲 欲见 孔子 , 孔子 辞以疾, 将命者出户, 取瑟而歌之, 使之闻之。”后谓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为“瑟歌”。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妇﹞辄骂, 谓 马 强预人家事。 初闻恶声尚在闺闼, 渐近 马 居, 以示瑟歌之意。”
- 瑟索 sèsuǒ[tremble with cold] 不由自主地哆嗦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鲁迅《故乡》
- 瑟斯顿 [Thurstone, L(ouis) L(eon)](1887.5.29,美国 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1955.9.29,北卡罗来纳州 查珀尔希尔)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大部分时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27~1952)。他关注人的态度和智商的测量,为心理测量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主要著作《心理向量》(1935,1947年修订为《多因素分析》)提出了多种要素分析,以解释心理测验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