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玉箫金管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玉箫金管"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亦作“玉箫金琯”。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玉箫      1.  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  &...
  • 金管    见“ 金管 ”。
  • 玉箫      1.  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    ▶ 《晋书‧吕纂载记》: “ 即序胡 安据 盗发 张骏 墓, 见 骏 貌如生, 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箫。”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三: “玉箫和我神, 金醴释我忧。”    ▶ 宋 齐愈 《八宝妆》词: “惆怅夜久星繁, 碧云望断, 玉箫声在何处?”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又咏梅》词: “玉箫吹梦, 金钗划影, 悔不同携。”    2.  人名。 传说 唐 韦皋 未仕时, 寓 江夏 姜使君 门馆, 与侍婢 玉箫 有情, 约为夫妇。    ▶ 韦 归省, 愆期不至, 箫 绝食而卒。 后 玉箫 转世, 终为 韦 侍妾。 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 后多借指姬妾。    ▶ 宋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 “身是客, 愁为乡。 算 玉箫 犹逢 韦郎 。”    ▶ 清 秋瑾 《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 “但恐 玉箫 难再, 愁煞 韦皋 。”
  • 玉箭    古代漏壶中浮箭的美称。 以竹或木制成, 上刻度数以计时。    ▶ 明 李东阳 《早朝露坐》诗: “清漏水声催玉箭, 绛笼灯影动金铺。”
  • 玉箫金琯    见“玉箫金管”。
  • 玉箱      1.  玉制或玉饰的箱子。    ▶ 《汉武帝内传》: “帝冢中先有一玉箱、一玉杖, 此是西方 康渠王 所献。”    ▶ 《陈书‧江总姚察传论》: “ 汲郡 、 孔 堂之书, 玉箱金板之文, 莫不穷研旨奥, 遍探坎井。”    ▶ 唐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诗: “曝衣何许曛半黄, 宫中彩女提玉箱。”    ▶ 清 朱鹤龄 《无题》诗之四: “临妆不禁悲填臆, 嫁日罗襦在玉箱。”    2.  指华丽的房子。    ▶ 《文选‧曹植<七启>》: “绮井含葩, 金墀玉箱。”    ▶ 李善 注: “玉箱, 犹玉房也。”箱, 一本作“ 厢 ”。    3.  玉饰的车厢。    ▶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 “星陈夙驾, 灵舆结驷。 其舆伊何?金根玉箱。 其驷伊何?二骆双黄。”    ▶ 唐 李商隐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梦罢收罗荐, 仙归敕玉箱。”
  • 玉箸      1.  玉制的筷子;筷子的美称。    ▶ 唐 杜甫 《野人送朱樱》诗: “金盘玉箸无消息, 此日尝新任转蓬。”    ▶ 宋 黄庭坚 《元明留别》诗: “桄榔笋白映玉箸, 椰子酒清宜具觞。”    ▶ 清 汪懋麟 《醉白以杭州韭见饷欣然命酌得诗》之一: “厨娘细斫银丝脍, 老子欢齐玉箸头。”    2.  喻眼泪。    ▶ 南朝 梁 简文帝 《楚妃叹》诗: “金簪鬓下垂, 玉箸衣前滴。”    ▶ 唐 高适 《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 明 沈鲸 《双珠记‧从军别意》: “骤闻兰友戍天涯, 不觉离愁锁两眉。 作恶中年, 玉箸并垂。”    ▶ 吴有章 《清宫词》诗: “宫花依旧烂春红, 玉箸双垂染血浓。”    3.  佛家指坐化时垂下的鼻涕。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嗓》: “ 王 ( 王和卿 )忽坐逝, 而鼻垂双涕尺馀, 人皆叹骇。    ▶ 关 ( 关汉卿 )来吊唁, 询其由, 或对云: ‘此释家所谓坐化也。 ’复问鼻悬何物, 又对云: ‘此玉箸也。 ’”    ▶ 《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 “看 莲女 鼻中流下两管玉箸来, 遂揭了销金盖头, 用手一摇, 见 莲女 端然坐化而死。”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 槐南 一僧﹞溘然而逝, 合掌端坐仍如故, 鼻垂两玉箸, 长尺馀, 众大惊异。”    4.  喻小冰柱。    ▶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诗: “细排玉箸短垂檐, 暗结轻冰时入研。”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和赵文鼎提举赋雪》词: “香暖处, 酒醒时, 画檐玉箸已偷垂。”    5.  书体名。 指 秦 李斯 所创之小篆。    ▶ 李绰 《尚书故实》引 唐 张怀瓘 《书断》曰: “如科斗、玉箸、偃波之类, 诸家共五十二般。”    ▶ 五代 齐己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诗: “玉箸真文久不兴, 李斯 传到 李阳冰 。”    ▶ 元 郑杓 《衍极‧书要》“篆有垂露、复书、杂体” 元 刘有定 注: “小篆之别十一, 曰玉箸篆, 秦 小篆也, 李斯 等作。”
  • 玉箧    玉饰的小箱。 亦用作小箱的美称。    ▶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伯劳歌》之一: “天窗绮井暖徘徊, 珠帘玉箧明镜台。”    ▶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 “龙媒而嘶出金埒, 鸾扇而持归玉箧。”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一: “剔彼高山大川字, 簿我玉箧金扃中。”
  • 玉篆      1.  篆书的美称。 多指典籍、文告、符籙上的文字。    ▶ 汉 王褒 《立通道观诏》: “圣哲微言, 先贤典训, 金科玉篆, 秘迹遗书, 并宜弘阐, 一以贯之。”    ▶ 唐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赠右卫李骑曹》诗: “文场刊玉篆, 武事掌金铙。”    ▶ 《宋史‧乐志十四》: “煌煌宝书, 玉篆金缕。”    2.  指仙家名册。    ▶ 唐 陆龟蒙 《中元夜寄道侣》诗之一: “丁宁独受金妃约, 许与亲题玉篆名。”    ▶ 宋 向子諲 《鹧鸪天‧老妻生日》词: “玉篆题名在九天, 而今且作地行仙。”
  • 玉管    见“ 玉管 ”。
  • 玉篇      1.  字书名。    ▶ 南朝 梁 顾野王 撰, 凡三十卷。    ▶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 “先是太学博士 顾野王 奉令撰《玉篇》, 简文 嫌其书详略未当, 以 恺 ( 萧恺 )博学……使更与学士删改。”    2.  泛指字书。    ▶ 唐 罗隐 《升平公主旧第》诗: “乘凤仙人降此时, ‘玉篇’才罢到文词。”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文章全不会后, ‘玉篇’都记彻。”
  • 玉箔    玉饰的帘。    ▶ 《北史‧后妃传下‧炀愍皇后萧氏》: “珠帘玉箔之奇, 金屋瑶台之美, 虽时俗之崇丽, 盖哲人之所鄙。”
玉箫金管是什么意思,玉箫金管的中文解释,玉簫金琯是什麽意思玉箫金管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