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ìng ㄐㄧㄥˋ
1)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生它的母兽。
- 獍枭 传说枭鸟食母, 獍兽食父, 或曰亦食母。 常喻不孝或忘恩负义之人。 ▶ 清 徐昂发《城南次宋五嘉升韵》之一: “ 汉 室 曹瞒 是獍枭, 猘儿年少欲横挑。”
- 獌狿 兽名。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兕象野犀, 穷奇獌狿。”
- 獍难 谓因忘恩负义而遭受的惩罚。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通讯》: “ 禄山 已遭獍难, 两京光复。”参见“ 獍枭 ”。
- 獌 màn ㄇㄢˋ1)古书上说的一种狼一类的野兽,像狸。
- 獎 jiǎng ㄐㄧㄤˇ1)古同“奖”。
- 獋 háo ㄏㄠˊ1)古同“嗥”,吼叫。gāo ㄍㄠˉ1)古人名用字。
- 獏 mò ㄇㄛˋ1)同“貘”。
- 獊狞 发音浑重不清。
- 獐 zhāng ㄓㄤˉ1)哺乳动物,形状像鹿,毛较粗,头上无角,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制革(亦称“牙獐”):~头鼠目(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参考词汇:roe獐麇马鹿 獐子 獐头鼠目
- 獊囊 犹抢攘。 匆忙纷乱貌。 ▶ 《庄子‧在宥》: “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 之八者(明、聪、仁、义、礼、乐、圣、知), 乃始脔卷獊囊而乱天下也。” ▶ 成玄英 疏: “‘獊囊’, 匆遽之貌也。” ▶ 陆德明 释文: “獊, 音仓, 崔 本作‘戕’。 ▶ 崔 云: 戕囊, 犹抢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