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无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犹言难道没有。
▶ 《汉书‧王莽传中》: “是时争为符命封侯, 其不为者相戏曰: ‘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 “况 婴 系本公族, 世为列卿, 独无社稷责哉?”
- 独 (獨)dú ㄉㄨˊ1)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
- 无 (無)wú ㄨˊ1)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
- 独明 独见之明。 ▶ 《管子‧霸言》: “夫王者有所独明, 德共者不取也, 道同者不王也。” ▶ 《管子‧霸言》: “独明者天下之利器也。”
- 独旅 指单身旅居。 ▶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 “边庭草色几回新, 万里湖天月满苹, 独旅暗销魂。”
- 独是独非 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 独智 1. 过人的智能;独特的智慧。 ▶ 《史记‧赵世家》: “夫有高世之功者, 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 任骜民之怨。” ▶ 张守节 正义: “言世有独计智之思虑者, 必任隐逸敖慢之民怨望也。” ▶ 汉 荀悦 《王商论》: “独智不容于世, 独行不畜于时。” ▶ 汉 扬雄 《法言‧修身》: “天下有三门: 由于情欲, 入自禽门;由于礼义, 入自人门;由于独智, 入自圣门。” ▶ 汪荣宝 义疏: “独智者, 神明之域。 ▶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此‘由于独智, 入自圣门’之义。” 2. 自以为聪明。 ▶ 《史记‧蒙恬列传》: “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 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3. 指一己的智慧。 ▶ 《明史‧熊廷弼传》: “﹝ 姚宗文 ﹞疏陈 辽 土日蹙, 诋 廷弼 废群策而雄独智。”
- 独断 dúduàn独自决断;专断。
- 独有千古 独有千古拼音:dú yǒu qiān gǔ 注音:ㄉㄨˊ ㄧㄡˇ ㄑㄧㄢ ㄍㄨˇ 成语解释独有千古【拼音】:dú yǒu qiān gǔ【解释】: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 独操 单独把持。 ▶ 《管子‧轻重丁》: “动之以言, 溃之以辞, 可以为国基。 且君币籍而务, 则贾人独操国趣;君谷籍而务, 则农人独操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