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烛怪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ī jiǎo zhú guài
【解释】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
【出处】《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
【示例】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
【拼音码】xjzg
- 犀角 xījiǎo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组成,很坚硬,可入药,也用做图章或其他...
- 烛 (燭)zhú ㄓㄨˊ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
- 怪 guài ㄍㄨㄞˋ1)奇异,不平常:~诞(离奇古怪)。~事。~物。~讶...
- 犀角 xījiǎo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组成,很坚硬,可入药,也用做图章或其他器物的材料。
- 然犀角 传说点燃犀牛角可以照见水中之怪物。 ▶ 《晋书‧温峤传》: “﹝ 温峤 ﹞至 牛渚矶 , 水深不可测, 世云其下多怪物, 峤 遂毁犀角而照之。 须臾见水族覆火, 奇形异状, 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 “照水然犀角, 游山费虎皮。”亦省作“ 然犀 ”。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后亦以喻洞察幽隐。 ▶ 清 严绳孙 《烟雨渡江》诗: “我欲然犀照幽渚, 梦魂犹自怯潺湲。” ▶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 “或墨驱尻马, 贡殊域之瑰闻;或笔代然犀, 影拓都之现状。”
- 犀角带 饰有犀角的腰带。 非品官不能用。 ▶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 “别的倒也罢了, 自这条犀角带并鹤顶红, 就是满京城拿着银子, 也寻不出来。”
- 犀象 1. 犀牛和象。 ▶ 《孟子‧滕文公下》: “﹝ 周公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 晋 左思 《蜀都赋》: “孔翠群翔, 犀象竞驰。” ▶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 “气力倒犀象, 律吕谐鸾凤。” ▶ 《说岳全传》第十一回: “凡剑之利者, 水断蛟龙, 陆剸犀象。” 2. 犀角和象牙。 ▶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 “夜光之璧, 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 不为玩好。” ▶ 《文选‧张衡<东京赋>》: “贱犀象, 简珠玉。” ▶ 吕延济 注: “犀象, 牙角也。”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 李汧公 勉 为 岭 南节度使, 罢镇。 行到 石门 停舟, 悉搜家人犀象, 投于江中而去。”
- 犀象管 用犀角、象牙制成的笔管。 ▶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 “兔毫栗尾和那犀象管, 分外精神。”
- 犀表 对武将仪表的尊称。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 “伏自 洛 中, 拜违犀表, 寒暄屡隔, 积有岁月。” ▶ 王季思 校注: “犀表。 ▶ 《庄子‧则阳篇》注: ‘犀首, 魏 官名也。 ▶ 司马彪 云: 若今虎牙将军。 ’书札中因称武将的仪表为犀表。”
- 犀轩 古代卿所乘的用犀皮装饰的车。 后用以敬称人的行踪。 ▶ 《左传‧定公九年》: “﹝ 齐侯 ﹞与之犀轩与直盖。” ▶ 杜预 注: “犀轩, 卿车。” ▶ 孔颖达 疏: “犀轩, 当以犀皮为饰也。” ▶ 唐 罗隐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诗: “且凭鹤驾寻沧海, 又恐犀轩过 赤城 。”
- 犀蔽 坚固的遮蔽物。 ▶ 《吕氏春秋‧贵直》: “ 赵简子 攻 卫 附郭, 自将兵。 及战, 且远立, 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
- 犀轴 1. 用犀角制的书画卷轴。 ▶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长江万鸦图>》诗: “香奁犀轴见者稀, 谩录馀情示来者。” ▶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 宣和 书画剜犀轴, 丹漆礼器沦牛溲。” 2. 即犀角带。 ▶ 明 李东阳 《孔以和墓志铭》: “丙申给诰命, 有司以二品例授犀轴。”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家庆》: “喜颁来天上, 凤诰犀轴。”参见“ 犀角带 ”。
- 犀舟 坚固的船只。 ▶ 《后汉书‧张衡传》: “虽有犀舟劲楫, 犹人涉卬否, 有须者也。” ▶ 李贤 注引《音义》: “今俗谓刀兵利为犀。 犀, 坚也。” ▶ 宋 梅尧臣 《送胡都官知潮州》诗: “适闻 豫章 士, 勇往登犀舟。”